战鼓擂响!肇庆奋力冲刺四季度

2022年10月08日 西江日报

肇庆大力推进肇庆大旺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城规划建设工作,促进配套产业项目集聚。     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西江日报记者 陈洁

  今天是第四季度首个工作日,冲刺全年目标的重大任务摆在面前。纵观全市当前工作局面,虽然挑战明显,但亮点也撑住了发展的信心,特别是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彰显“稳定器”作用,产业链推动区域创新能力、集聚能力持续提升,全市千方百计“稳投资”,推动重大项目建设进度良好,重大平台建设和招商双线并进,全市以积极面貌迎战全年目标任务。

  工业彰显“稳定器”作用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韧性来自先进制造业。今年1-8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在全省排名第六,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比33.9%,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11.4%。“主导+特色”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320.42亿元,占全市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80%,             下转03版▲▲紧接01版

  同比增长11.1%,其中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值同比增长59%,彰显“稳定器”和“主心骨”作用。

  今年,宁德时代肇庆项目正式投产,小鹏汽车配套零部件产业园正式动工,肇庆开启了新能源汽车产业“万亩千亿”进程。先进制造业的持续发展带来了良性循环。譬如全市产业链招商吸引力更大,尽管今年挑战重重,但肇庆通过“云招商”等方式继续和项目方保持联系,并调整资源投放重点,成功吸引并带动一批产业链项目落户,提升肇庆在产业链的关注度。

  另一方面,肇庆的创新能力也日益提升,围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动力电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等,肇庆积极承接全国的创新资源,本土企业积极推动自身转型升级和科研创新,创新成果持续涌现。2021年,全市高企达到1050家。同时,聚焦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队伍通过参与大湾区产业链创新链建设,实现技术实力和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值得欣喜的是,新能源汽车和电子信息产业出现协同发展的良好趋势。

  9月5日,省工信厅公布《广东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强链工程”实施方案》,指出广东将通过打造产业三大支撑载体,筑牢产业发展六大关键环节,加快构建自主高效、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提高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方案》多次“点名”肇庆,为肇庆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再上新台阶提供多重利好条件,如支持广州、深圳、佛山、肇庆等地和特色产业园,做好重点企业招商引资和培育壮大工作,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交流合作平台。

  重大项目完成年度计划80%

  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稳投资仍然是宏观政策最重要的支撑。今年以来,我市对照国家投资导向十大板块谋划了一批项目,其中项目数、投资额主要集中社会事业板块、农林水利板块、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板块、交通基础设施板块,这些项目“补短板、利长远、实效好”。

  为推动项目建设,我市坚持“项目为王”,推动更高要求的“精准滴灌”,通过集中财力扩大有效高效投资,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推动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1至8月,全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04.0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80%。如广宁浪江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获核准批复同意,年内可实现开工建设;马房特大桥正式通车,东进大道全线贯通,佛肇实现无障碍快速通行等消息让全市在挑战和压力中感受到前进的鼓舞和欢欣。

  平台建设迈上新台阶

  今年以来,肇庆的平台建设迈上新台阶。肇庆入选广东省大型产业集聚区首批城市,赢得重大发展机遇。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总规划面积约992平方公里,目前我市科学划定集聚区“2+5”起步区,总规划面积约137平方公里。6月16日,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起步区首批11项基础设施集中动工,现场成功通过各大政策银行和商业银行揽资310亿元。当前我市正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推动大型产业集聚区同建设、同招商。

  东南板块是肇庆工业的家底所在,其中又以肇庆高新区的产业势头最为强劲,今年该区大力推进肇庆大旺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城规划建设工作,组织线、规划线、土地线、融资工程线、招商线同步推进,促进配套产业项目集聚。9月19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2022年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名单,全国37家基地确定为2022年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肇庆高新区新能源汽车特色产业基地被列入其中,也是此次广东省唯一入选的基地。

  肇庆正在挑战中奋力前进,奋斗为肇庆赢得更好机遇。今年发布的《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提出广州都市圈的愿景目标,肇庆刷了一波“存在感”——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将与佛山大型产业集聚区(佛北战新区)联动,推动两地产业协作和科技创新。

  第四季度的战鼓已敲响,全市正日夜兼程,力争交出高质量发展好答卷。

西江日报A01A01战鼓擂响!肇庆奋力冲刺四季度 2022-10-08 2 2022年10月0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