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建引领 凝聚红色力量

高要强基固本助推高质量发展

2022年10月08日 西江日报 林琳 刘潜

高要城区。 西江日报通讯员 黄绮雯 摄

高要回龙镇松塘村党建引领人居环境整治,助力乡村振兴。 西江日报通讯员 谭抒茗 摄

  十年砥砺前行,十年春华秋实。党的十八大以来,高要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持续做精做细做实基层党建,不断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服务重点工作、重大任务、重点项目中履责担当、敢于碰硬,大力推动高要高质量发展。 

  西江日报记者 林琳 通讯员 刘潜

  铸魂补钙强内功,夯基赋能添动力

  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高要区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开展大学习大培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六进”宣讲活动,对全区800多名区管干部进行全覆盖培训;建成全市首个 “初心堂”,依托全区133个初心堂、17个镇街党校、352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高要鳌头红色教育基地等载体,实现对全区29000多名党员进行全员培训,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走深走实。并深入实施新一轮加强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坚持强基固本、大抓基层,持续探索新思路、新路径、新模式,不断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完成73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整顿提升,打造“两强三好”模范支部54个,金渡镇铁岗社区和白诸镇上孔村被评为“西江党旗红”党建工作示范点。开展“万名党员进村居”“百名局长进千企”大行动,疫情防控期间助力企业复工复产。金利“3·27”疫情处置工作中,设立临时党支部32个、临时党小组96个,在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中彰显组织担当。选派350多名党员干部开展贫困户结对帮扶,推动全区4621户8597名分散贫困户全部脱贫,选派33名驻镇帮镇扶村队伍、19名驻村第一书记,探索出一条具有高要特色的“党建+本土干部+乡贤”的乡村振兴模式。

  此外,高要还注重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邻利乐城”模式的经验做法在全省基层党建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印发《肇庆市高要区村民小组建设和管理办法(试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将规范化管理延伸到村民小组一级。

  只争朝夕促发展,干部队伍显担当

  尚贤者,政之本也。推动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干部是决定因素。高要坚持事业为上选人用人,把疫情防控、招商引资、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作为培养年轻干部的主战场,引导年轻干部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干,摸实情、办实事,在一线“大熔炉”中淬火打磨、成长成才。五年来,累计选派63名优秀干部到产业招商专班开展招商工作,选派20名优秀中青干部到深圳开展产业招商驻点工作,选派5名优秀中青干部到广西龙胜县参与扶贫协作工作,激励年轻干部在一线工作中“赛龙夺锦”。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高要全力抓好镇村两级换届,选优配强“带头人”,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水平。2021年高质量完成镇村“两委”换届后,新一届镇街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0岁,比换届前降低近6岁;全日制大专以上干部达166人,占比近七成。村级“两委”干部平均年龄由51岁下降到41岁,大专以上学历由8%提高至45%,镇村干部均实现年龄学历“一降一升”。同时,统筹区直单位领导班子配备,干部队伍年龄、专业、经历、来源等结构实现大优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把关心爱护干部落到实处”。五年来,高要坚持激励约束并重,不断完善干部激励机制,引导干部队伍做到以品德立身、用能力服人、让业绩说话,全区干部创业精气神持续提升。累计对490多名优秀干部予以提拔重用,370名干部予以职级晋升。对疫情防控、产业招商落地、乡村振兴等专项工作表现突出的34个先进集体及49名先进个人记三等功;73个先进集体及406名先进个人给予记功嘉奖。

  同时,高要还聚焦发展需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全覆盖的教育培训。五年来组织实施各类培训班60多期,培训党员领导干部17500多人次,全区干部能力素质持续增强。

  改革创新求突破,不拘一格降人才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五年来,高要引育博士43人,硕士155人,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704人,“百千万”人才30人,西江拔尖人才4人、紧缺人才4人;在管“高要雄才”31名;引育西江创新创业团队7个、领军人才1名;建成省级博士工作站7家,博士后实践基地2家;成功申报省市级名工作室43个、市级产业人才项目5项。在这背后,是高要集聚人才的“密码”:突出目标所向,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服务好则环境优、环境优则人才聚、人才聚则事业兴。五年来,高要不断完善“高要雄才”计划系列政策,优化人才服务,积极兑现各级人才待遇,打造“一站式”人才服务窗口,实现人才服务保障全方位、多元化,形成重才、爱才、用才、敬才的人才工作氛围。开展总部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差异化人才政策改革试点工作,新增45位总部企业高管人员流入高要,11家重点企业将高级管理人员迁回高要,10家本地总部企业增资扩产。开展“千干访千才,纳智解难题”活动,联系走访乡贤人才逾1800人,协调办理人才意见建议160余条。2022年在全市率先开通线上大学生人才服务平台,已有近万名大学生在平台注册。

  百舸争流千帆进,阔步高歌新征程。接下来,高要将大力继承和弘扬“赛龙舟”精神,勠力同心、砥砺奋进,众志成城、久久为功,努力谱写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西江日报特刊 | 高要强基固本助推高质量发展T19高要强基固本助推高质量发展 林琳 刘潜2022-10-08 2 2022年10月0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