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广高铁、二广高速广宁段。 西江日报通讯员 曾伟坚 摄

广宁县南街街道夜景。广宁县委办供图

广宁县网红打卡点螺岗镇黄泥坑村。 广宁县委办供图

广宁县东环路。 广宁县委办供图
近年来,广宁县紧紧抓住“双区”建设、“双城”联动重大机遇,积极融入“一带一廊一区”发展新格局,根据广宁特色,找准广宁定位,全力构建“一区两极一圈”区域发展格局。该县积极统筹城乡发展,围绕打造可容纳30万人口的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目标,加快城市拥江步伐,大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构建大交通网络,在加快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城市繁荣,乡村兴旺,人民富足。一幅显山、露水、见绿的岭南魅力山水竹乡美丽画卷,已在眼前徐徐展开。
西江日报记者 潘粤华 通讯员 冯铁成
扩容提质 城市品质内涵不断提升
漫步绥江边,清风徐徐。两岸楼宇林立,街道繁华,城市活力奔涌。
当前,广宁县“一区两极一圈”区域发展格局逐渐成型,发展势头良好。该县高起点、高品位、高标准加快东环片区、城南片区、绥江生态新城规划建设,通过实施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形成区域差异化经济与产业布局,构建科学合理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通过实施县域品质提升工程,提升县城和中心城镇的首位度,推动生产要素与公共要素向县城和宾亨、江屯、古水等中心城镇集聚,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到城镇置业就业,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
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也在不断完善。新建成的体育馆填补了广宁县无大型综合体育场馆的空白,并成功承办第十九届全国武术学校套路比赛以及第十五届省运会武术、蹦床比赛等体育赛事。广宁县体育训练大楼、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武术馆顺利落成,万竹园、翠竹公园、北楼岗公园、市民公园、石马山等市民休闲地完成升级改造,进一步丰富群众体育文化生活。
随着城市品质内涵的不断提升,从山城到山水之城的跨越,可容纳30万人口的宜居宜业宜游城市蓝图正在逐步实现。
内畅外联 打造立体互通交通网
7月13日,随着礼炮声响起,广宁人民盼望了多年的水声岭隧道正式通车。“我们村的龙须菜今年增收,现在隧道开通了,为我们的农副产品送到大湾区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江屯镇新坑村党支部书记谭其荣开心地说道。
水声岭隧道的正式通车给当地人民特别是北部乡镇近20万群众的出行、生产、发展、建设等多方面带来巨大便利。它进一步拉大了县域城镇发展布局,是广宁发展提速、交通先行,接轨大湾区核心区、辐射大西南的真实写照。
广宁地处大湾区与大西南交汇的重要节点之上。如今,投资3.85亿元实施全长7.5公里双向六车道的广宁大道以及总投资5亿元的东环路建成通车,有效提升了交通水平和区位优势,成为广宁的“迎宾大道”“发展大道”。
为进一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广宁还致力打响新一轮交通建设大会战,努力提升与大湾区城市的“外联”效率。
目前,肇庆至高明高速广宁段已完成交地2262亩,占任务85.72%;文旅路文旅桥项目已完成工程量75%;S263线罗帷至二广高速广宁互通连接线段正在进行路面结构层施工,施工进度约60%;G355线广宁水声岭至东乡绥江大桥段过境公路新改建工程预计11月动工建设;北环路项目已动工建设。“十四五”该县江屯等东北部乡镇有望实现高速公路覆盖。
而在乡村交通网络上,广宁全面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荣获2021年度广东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称号,正在全力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Y490江积至春水旅游文化公路改建工程(江积至石基段)正在进行路基、防护和桥梁上部结构工程施工,累计完成投资2992万元;农村公路路面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已全部完成,2个项目正在动工建设;养护工程均已开始动工建设。
多措并举 勾画乡村振兴新图景
屋前院里有果蔬,村内花园花飘香,田间翻起阵阵稻浪。金秋时节,放眼广宁希望田野,乡村振兴工作步稳蹄疾,农民美好生活“成色”更足。
近年来,广宁围绕加快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大整治行动,建设美丽乡村风貌提升样板示范村庄,并加快补齐农村建设短板。2120个自然村已完成污水治理工作,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64.52%;村委会通自然村道路硬底化率已达100%;行政村通客车率和农村公路列养率均达到100%;全县建有农村“四小园”9260个。
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上,打造“1+3+6+8”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截至目前,生猪、肉鸽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基本完成建设,产业园总体验收合格;五和镇生猪屠宰场8月13日已正式投产;肉鸽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建成63栋集约化肉鸽现代化养殖大棚,种鸽总存栏量31万羽;江屯万亩龙须菜种植基地已种植面积1320亩,辐射带动江屯镇全境及邻近的潭布镇、北市镇种植面积1.365万亩。
农业品牌和规模不断扩大。全县有生猪、肉鸽、油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共27个,潭布镇入选了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名录。全县共培育农业龙头企业4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06家,家庭农场487家。
广宁还整合优势资源,打造古水河乡村振兴示范带。项目总投资9760万元,建设范围覆盖二广高速古水出口至古水镇蒙坑村委会沿线,预计到年底可如期按质完成示范带项目建设任务。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同样不放松。持续实施新一轮加强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利用文化室、祠堂等建成村民小组党支部和党小组党建阵地400个;打造“归雁领航乡村振兴”品牌,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组织村民群众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乡村文明水平大大提升。
此外,广宁积极做好绿色文章,全县绿化造林279024亩,新增省级碳汇造林43233亩,完成197个村庄的绿化美化。大力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开展绿色清洁生产行动,引导企业实施清洁生产,降低能源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