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鼎湖永安镇连片鱼塘。 西江日报通讯员 梁亮 摄

肇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鼎湖沙浦实验基地。

怀集蔬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近年来,肇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以及省、市党代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总抓手,深入实施现代农业发展“611”工程,坚持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发展现代农业,以更高眼界、更大格局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出了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跨越之路。
西江日报记者 王永强
牢牢稳住农业基本盘
肇庆是全省农业大市。农业资源丰富,稻米、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南药等产量稳居全省前列,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素有“中国柑桔之乡”“中国贡柑之乡”“中国沙糖桔之乡”“中国竹子之乡”“中国罗非鱼之乡”“中国罗氏虾之乡”“中国肉桂之乡”等美誉。
经过多年的布局和发展,目前全市已形成粮食、水果、蔬菜、畜禽、水产、南药六大农业主导产业,以及油茶、花卉、茶叶等三大特色农业产业。2021年,肇庆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21.75亿元、增长9.5%(为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89元、增长10.0%。今年上半年,在异常复杂的大环境影响下,全市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较快速度增长,实现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5.71亿元、同比增长5.8%。
今年以来,肇庆大力实施稳粮保供工程,严格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及早下达全市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坚决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保供。全市完成粮食播种面积约304.44万亩(其中水稻254.71万亩)、春收和夏收粮食产量约74.6万吨,已完成全年粮食面积任务的101.69%、产量任务的61%;全市生猪出栏168.4万头、同比增长4.0%,家禽出栏5503.9万羽、同比增长5.2%。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今年的8月24日,肇庆高规格举办了全市新农人座谈会暨“八城寻八味十万厨师推肇味”活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来自全市各地的31名不同行业、不同产业的新农人代表加油鼓劲,指点方向,新农人代表们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双方就农业创新发展进行思想火花、灵感智慧的头脑风暴。
多年来,肇庆出台各种政策大力措施培育新农人群体,鼓励有知识、有技术、有资金、有情怀的大学生、退伍军人、外出返乡人员等人员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服务,引导更多资源要素流向乡村、不断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市年产值或农业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新农人共有147人。
工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
今年3月15日,市委高规格召开了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工作现场推进会,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七大工程”,市委主要领导向全市“三农”工作者发出了肇庆市委的最强音。
战鼓声声催奋进。全市农业农村系统按照推进会的部署,坚持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发展现代农业,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工作现场推进会的部署,注重以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和带动农民增收,牢牢抓住产业发展“牛鼻子”,加快推动农业全链条发展。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产业园一头连着工业、一头连着农业,一边接着城市、一边接着农村,是城市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流向农村的重要载体,建设好现代农业产业园对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柱作用。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现代农业发展“611”工程,大力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先后成功创建了以丝苗米、蔬菜、畜禽、柑橘、南药、水产、油茶、预制菜等为主导产业的1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全市涉农县(市、区)全覆盖。同时,依托产业园创建,大力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倍增计划,夯实产业发展基础。2022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0家,推荐申报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3家,全市现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45家(含国家级1家、省级48家、市级96家)。
全市第一轮(2018-2020年)1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高要区南药、德庆县贡柑、广宁县油茶、省供销社怀集丝苗米、四会市沙塘桔、封开县杏花鸡、德庆县南药、怀集县蔬菜、广宁县肉鸽和肇庆市生猪)创建后,园区主导产业产值明显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2021年园区主导产业综合产值超127亿元,新增吸附加工、物流企业共13家;创建以来新增种植面积12.04万亩、养殖规模360.88万只;实现联农带农6.36万户,园区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县(市、区)平均值高15%以上。
第二轮(2021-2023年)获批的鼎湖区水产、怀集县稻蔬扩容提质、粤港澳大湾区(高要)预制菜、封开县杏花鸡扩容提质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全面启动建设,截至目前投入资金达25917.93万元,开工率超77%。
今年,全市坚持紧抓省级产业园创建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牛鼻子”,高质量谋划申报了广东省生猪跨线集群产业园(肇庆市)及高要区丝苗米、四会市花卉、广宁县肉鸽(扩容提质)、德庆县贡柑(扩容提质)、封开县预制菜、怀集县特禽、广东省微生物特色农业等7个特色产业园,争创2023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力迈向“一县(市、区)多园”。
“工业大锅”炒香“农业靓菜”
发展预制菜产业是广东省在RCEP背景下拥抱国际市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之一。 去年以来,肇庆市严格贯彻落实省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要求,抢占制高点、发力新市场,倾力打造大湾区预制菜产业新高地,迅速推动预制菜在肇庆落地成势,快步领跑在预制菜产业的“新风口”。
今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肇庆高要)预制菜产业园建设进度进一步加快,园区已完成2800亩用地征收和220亩建设用地出让,起步区和数字谷(预制菜产业园综合服务中心)已正式动工,大湾区冷链物流和预制菜加工基地项目已启动建设。预制菜产业园各种要素保障、基础设施建设、龙头项目招引等各项工作正加快推进,园区建设已步入正轨。
发展预制菜产业需要优质的农产品供应和生产加工企业保障。目前,预制菜产业联盟、原材料供应商联盟已成立运作,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的农产品交易博览中心、集散基地信息服务中心即将投入使用,规划1000亩的禽畜集中屠宰产业园加快建设,并引进了中山兴中集团投资建设生猪屠宰食品深加工项目;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肇庆配送分中心首期工程运营顺利;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水产综合交易中心项目等即将建成投入运营。
据统计,2021年肇庆市拥有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51家,实现产值157.6亿元。其中,“中央厨房”预制菜企业26家,涵盖肉类、水产品、农产品、蔬菜等深加工生产,主要产品有凉菜、即食面、罐头、腊肠腊肉、佐餐酱菜、半成品盒饭套餐等。2021年共实现营业收入26.68亿元。
接下来,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将进一步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抓实“我为肇庆抓发展”各项重点任务,全力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肇庆加快实现“两个定位”目标作出“三农”的担当与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