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文明在打扫卫生。
文/图 西江日报记者 严炯明
今年59岁的谢文明入职环卫工作虽然只有5年,但工作勤恳,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平凡如许,执着如斯,不求名利,但求奉献”,被同事亲切称为“老黄牛”。
2017年6月,谢文明结束了小商贩生涯,选择加入环卫保洁员行列。家人对此曾抱有反对意见,认为天天与垃圾打交道,起早摸黑,碰到熟人还感到尴尬。对此他淡然处之:“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做点有意义的事。”
入职后,谢文明获分派到端州蓝塘路周边清扫保洁。每日凌晨四点多,他便来到街道清扫垃圾、清洗垃圾桶。遇到垃圾桶被塞满、不方便倾倒时,他就用双手去掏。他把街道清扫后,又往回检查一遍,从不马虎了事。有时虽然是下班时间,但看到有垃圾又会进行清理。负责该路段巡逻的主管称赞,谢文明所清扫的每一条街道,都是“免检产品”。
看到个别商户乱扔垃圾,谢文明又化身为劝导员,耐心劝说。久而久之,商户被谢文明的热诚所感染,自觉配合做好环境保洁工作。
2018年,谢文明岗位调整为设施维修工,负责辖区8个中转站、70座公厕,大到中转站设备故障排查,小到公厕水龙头维修。有时刚在城东修完,接到信息后又骑着电动自行车赶往城西维修,俨然一头不怕厌倦的“老黄牛”。
让谢文明感到心疼的是,个别市民对公厕设施的破坏。“我平时巡查发现,一些水龙头等小物件经常丢失,或者受损。”他跟记者讲道,随着文明城市创建不断深入,市民素质日益提高,公厕设施损坏的现象越来越少。
谢文明不但工作尽职,而且心眼好。今年4月,他在作业时发现男厕洗手台有一个黑色皮包,打开发现里面有现金和银行卡以及身份证等。由于联系不上失主,他将皮包交给附近的派出所。几天后,失主联系到谢文明,希望现金酬谢,被他婉拒了。他说:“作为一位市民,无论什么身份,不是自己的东西绝对不能拿。”
五年多环卫生涯,谢文明充分发扬了“老黄牛”精神,没有惊天动地,只有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守护好脚下一片“净土”。“我明年就退休了,孩子都劝我不要干了。”他说,“可是我闲不下来,只要公司允许,我希望在环卫事业继续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