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兵强将驻镇扶村 产业项目纷至沓来

——肇庆全力推进驻镇帮镇扶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2022年11月09日 西江日报

  西江日报记者  王永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自去年6月份全面启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以来,肇庆大力实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力量”组团结对帮扶政策,各帮扶单位精心选派选调精兵强将,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开拓了新路径、激发了新活力、开创了新局面。

  高位推动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2021年6月,肇庆全面启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由市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常务副组长的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以统筹协调、高位推动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肇庆—佛山联席会议多次专题研究部署推进工作。

  肇庆还出台了《肇庆市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方案》《肇庆市2022年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重点工作目标任务》等系列文件,建立健全结对帮扶政策体系、责任体系、工作体系。各组团帮扶单位召开党组会议或班子会议专题研究定点帮扶工作共560次,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分别共523人次、962人次到定点帮扶乡镇对接调研。佛山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多次研究部署、书面批示表扬驻肇帮扶工作。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直帮扶单位和佛山市的大力支持下,目前我市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正有序推进。

  全力投入  构建人财支撑保障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

  据介绍,目前肇庆全市共划定有59个重点帮扶镇,其中由省直单位负责9个、佛山市负责32个、市直单位负责18个。另有29个巩固提升镇提级由市直属单位牵头组团帮扶,9个先行示范镇由属地县(市、区)推进强镇兴村。

  各帮扶单位按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力量”组团结对帮扶的要求,均派出精干力量、配强驻镇帮扶工作队。据统计,目前各帮扶单位共选派工作队员608人(其中省直47人、佛山市218人、肇庆市343人),另选派金融助理88人、农村科技特派员260人、“三支一扶”332人、高校毕业生志愿者370人参与驻镇帮镇扶村工作。

  在帮扶资金方面,参与帮扶的各级单位优先保障、积极筹措,投入大量真金白银,大力支持镇村乡村振兴工作。截至今年9月底,2021-2022年驻镇帮镇扶村财政资金到账31.22亿元,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

  突出重点  助力全面乡村振兴

  广大驻镇帮镇扶村干部、工作人员在各级党委和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紧紧依靠当地党委,大力配合当地政府,围绕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产业发展、美丽镇村建设等重点工作发力,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帮扶工作。

  在接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方面,各驻镇工作队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拓展产业、就业和消费帮扶成果,建立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大力开展“入户访民情、暖心大走访”活动。截至2022年10月底,全市没有发现规模性返贫现象。

  在深入推进产业发展方面,各驻镇工作队多方式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多形式盘活扶贫项目资产,多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当地特色产业项目。截至2022年10月,全市已累计落实帮扶产业项目389个,投资11.26亿元,带动农户5.8万人,人均收入增长1300多元,推动231个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累计复耕复种撂荒耕地5.87万亩,承包地流转总面积134.7万亩。其中,佛山驻肇庆帮扶指挥部还制定了全省首份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产业发展方案,推动153个农业产业帮扶项目在肇庆落地。佛山市南海区驻封开县渔涝镇工作队立足当地产业定位,以麒麟李为核心,因地制宜发展“三产融合”的新型农业、文化、旅游综合性生态园,打造千亩水稻、辣椒轮作种植项目。怀集县冷坑镇工作队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投入资金2000万元建设了十万亩蔬菜基地。

  在深入推进乡村建设,补齐公共基础设施短板方面,目前全市共有88个乡镇编制了镇域乡村振兴规划,对乡村水、电、路等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截至2022年10月,全市累计落实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327个,总投资26.53亿元。其中,帮扶封开县南丰镇的省财政厅在2021年安排1亿元资金支持封开县创建美丽乡村重点县,并牵头推进南丰、金装、长安等三镇连片开发,大胆探索整体推进、多点联动、多元振兴的乡村发展新路径;帮扶怀集县中州镇的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发挥信息社会主力军优势,投资上千万元建立“智慧乡村”,为肇庆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治理插上数字科技的翅膀。

西江日报A04A03精兵强将驻镇扶村 产业项目纷至沓来 2022-11-09 2 2022年11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