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联系服务群众的“一线纽带”,基层党员干部要认真做好“翻译官”,用心当好“传声筒”,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清讲透讲明白,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记得住,切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群众心里落地扎根,开花结果。
要充满乡气,不讲晦涩难懂的“高大上”。党的二十大报告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从成就经验到指导思想,从使命任务到部署动员,涵盖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更是与群众百姓的点滴生活息息相关。让“高端”“精深”的上级部署转化为“通俗”“简单”的基层落实,关键一步就在于“宣”和“讲”。在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过程中,要善于把“书面语”转化为“大白话”,把“新概念”转化为“土乡音”,切忌照本宣科、长篇诵读。用简洁的言语去解读“关键词”,用朴素的道理来阐释“长难句”,让宣传讲解充满“乡土气”“生活气”,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春风化雨浸润群众心灵。
要扎根乡土,不说虚无缥缈的“假大空”。基层党员干部说的话实不实、真不真,是“喊口号”还是“画大饼”,群众心中的一杆“秤”斤斤分明。开展基层宣讲,必须要双眼聚焦基层,双脚扎根乡土,双手紧握群众。一方面要立足实际说实话,找准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农村工作的结合点、着力点、切入点,讲实实在在的“柴米油盐”,讲真真切切的“衣食住行”,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讲理论,着眼于具体的村情村况谋长远、话未来,不说脱离实际的“空话”“大话”“客套话”。另一方面要深入实地言实情。要主动从“开大会”“念文稿”的形式中走出来,来到田间地头讲、坐到房前屋后讲、进入群众家中讲,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文字转化为耳得之声、目遇之景,在望得见、听得到的乡土生活中带领群众真切地感受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
要饱含乡情,不离群众挂念的“急难愁”。“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就是千家万户的事。开展基层宣讲,务必要着眼群众关切、聚焦人民所需。多一些实在政策的阐释,少一些“花拳绣腿”的解读,多一些利民干货的提炼,少一些“咬文嚼字”的功夫。要紧扣党的二十大精神,聊农田水利、聊产业发展、聊人居环境、聊卫生教育,把大政策“谈”进群众心窝里,把大方针“聊”到群众心坎上。要注重倾听群众意见建议,在“思维碰撞”中汲取人民智慧,充分点燃村民群众蓝图共创、决策共谋、发展共建、成果共享的热情,激发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切实凝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合力。
(作者单位:德庆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