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1月28日是农历新春上班的第一天,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吹响了岭南大地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我市召开肇庆分会场分组会议,围绕强化实施2023年经济建设十项行动,分十个分会场细化讨论和交流,动员全市上下在号角声中统一思想、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奋力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跑出肇庆加速度。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更是推动肇庆发展的根本出路和不二选择。肇庆发展面临所有的“危”都源自发展质量不高,所有的“机”都要通过高质量发展才能抓住。实现高质量发展,是肇庆最光明的前途。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变化,新一轮经济发展号角已经吹响,对各地各部门和市场主体来说都是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抢抓机遇时不我待。新春“开年第一会”聚焦高质量发展,对推动肇庆在新征程中开好局起好步,在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肇庆新篇章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制造业当家。产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和基础,产业家底越殷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就越牢固。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凝练了四十多年改革发展的经验,道出了未来经济发展必须坚守的根本。市委提出实施筑巢、引凤、投资、兴业等十个行动,就是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要全面落实制造业当家和招商引资两个“一把手”工程,用好珠三角产业协作政策,以大型产业集聚区为引领,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开展招商引资,努力引进更多引领性、标志性、“链主”型大项目,加快壮大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等“主导+特色”产业集群,形成更多经济增长点。要把服务现有企业作为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坚持企业第一理念,完善常态化党政企沟通机制,落实惠企扶企一揽子政策,全力破解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支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项目为王。项目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高质量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没有项目,就没有投资,更没有发展。抓产业发展、促科技创新、提升园区能级、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消费增长等各项经济工作,归根到底都要落实到一个个具体项目上来。我们必须用好用活项目化工作法,以高质量项目驱动高质量发展。要全面提升项目谋划能力,聚焦“两个定位”、“四个振兴”、“六个建设”,紧密结合各地实际和各部门的职责,注重从政策机遇中谋划项目、从存量中挖掘项目、从优势企业中扩大项目、从基础设施补短板中完善项目、从招商增量中引进项目、从前沿领域中捕捉项目。要推动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每个项目都要制定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实现“挂图作战”抓进度、“集中资源”抓推进、“责任到人”抓落实。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真抓实干。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推动高质量发展没有捷径,唯有务实务实再务实,才能一步一个脚印把美好蓝图变为生动现实。要坚持干字当头,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提振开局之势头、展示开局之作为、勃发开局之气象。要坚持只争朝夕,保持等不及、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强化“争”的斗志、“快”的节奏、“赛”的意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以“一天当作两天用、两步并作一步走”的干劲,一刻不停地抓紧招商引资、增资扩产、项目建设等工作。要坚决摈弃“佛系”思想、“躺平”心态,坚持官不避事、事不避难,以“越是艰难越向前”的胆识魄力,主动担险负重,有力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类风险挑战。
擂金鼓、奏强音,战鼓阵阵催人急。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正从春天再出发,全面跑出拼经济的精气神,奋力跑出干事创业新气象。全市党员干部要眼观大局、展望未来、立足当下,尽快进入工作状态,保持“虎跃雄关”的勇气和胆识,以“动如脱兔”的朝气和速度,拿出起步就是冲刺、开工就是决战的精气神,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以每个人、每个企业的奋斗,努力开创肇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