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师之间在开展教学探讨。
走进肇庆市荣源龙高级中学(以下简称“荣源龙中学”),你会看到这里的学生眼里有光,乐学好问。校园里,三五学生手捧书籍,一起讨论交流;课堂上,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在教师的办公室,有学生过来提问,有年轻老师向“师傅”取教学经。师生好学慎思笃行,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背后有怎样的故事呢?记者近日前往采访,揭开当中的“奥秘”。文/图 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1
做适合学生的教育
“做适合学生的教育。”荣源龙中学教学处宋主任一语道出,学校注重从学生的“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学校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办学,“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秉承关注学生的差异,让每个学生都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理念,逐步完善学校的教学、教研制度,加强学校教学工作的整体规划,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落实有效学习,高效课堂,保证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学产出。
什么是“适合学生的教育”?在学校教育改革中如何践行这个理念呢?宋主任介绍道,荣源龙中学在教学中创新改革,将立德树人的根本育人目标作为学校的行动纲领,探索适合学生成长的“全员德育”途径、构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建构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课程等领域进行实践探索,总结出了一套系统性的“适合教育”理念。
2
实施『三年一体化』整体教学规划
宋主任介绍,“学科教学三年一体化”整体教学规划,首先确立育人目标,即培养会学习的人,让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以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出发点,制定教学实施方案,在恰当的时机给学生提供合适的教学内容。
“学科教学三年一体化”规划在变一年备考为三年备考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也为教师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具体实施为:高一年级夯实基础(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初步学会独立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高二年级在继续夯实基础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高三年级进一步提升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运用的能力。
3
『学历案』让教与学更高效
除了制定有总体规划,荣源龙中学还将制度落实落细,进一步制定了大单元教学、学历案教学。“课堂教学要做到高效,学历案教学具备这一潜能。”该校特级教师郭泽刚告诉记者,学历案的“历”指“学习经历或过程”,教师围绕具体的学习单位,从期望“学会什么”出发,设计并展示“学生何以学会”的过程,以便于学生自主建构其经验或知识的专业方案。
“学历案是从学生的‘学’出发,同时也是教师‘学’的过程,有效解决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帮助学生解决‘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学会了吗’等问题。”郭泽刚告诉记者,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老师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的氛围越来越浓厚,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高一(9)班学生慕容嘉敏告诉记者,来到学校学习后,不仅建立起正确的“三观”,优秀的教师更让她找到了学习的方向和目标。“胡杰老师是我思维的启迪者,他的教学方法很独特,教导学生有一套独特的方法,我们都很喜欢他。”慕容嘉敏告诉记者,这里的教师教学有法,不会直接告知答案,而是引导他们思考,还会成立学习小组,通过探讨、交流等学习形式,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活跃,增强创新意识。
4
注重『课外』学习实践
该校坚持双休,不补课,晚辅不讲课,严格控制学生作业的数量和质量,组织丰富的学科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有效课堂完成教学内容,通过集体点评和面批面改落实作业与反馈,让学生通过“课外”学习实践,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该校注重开展综合实践课,跨学科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与素养。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层训练,针对不同学生有效开展培优和针对性辅导,做适合学生个体的教育。
荣源龙中学注重教师队伍的打造,从全国各地高校广纳贤才,吸引了一批学科骨干老教师和重点院校毕业的年轻教师,形成老中青梯队,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定期开展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相关讲座、示范课、公开课等,开展集体备课、研课、评课,力求每一节课都是凝聚集体智慧的精品课。同时,凝聚教师集体智慧,自编教辅,做适合学生的教辅。
“青年教师要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就必须学习,学然后知不足。”青年教师李桂香告诉记者,学校注重青年教师的成长,不仅有岗前培训,还定期开展各种公开课、评课等,对教师是很好的学习成长机会,对教学更利于准确把握重难点,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的高效性。
高一(4)班学生帅铭暄告诉记者,让她感到最温暖的是,这里的老师对学生如亲人般温暖,关注学生生活状况、身心健康,帮助学生化解心结。“在这里老师和学生可以成为忘年交,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帅铭暄面带微笑,眼里有光,对未来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