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刘浩辉
通讯员 杨欣欣
2022年,作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要区金利镇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超244亿元,居全市各镇(街)之首,是肇庆当之无愧的工业大镇。
金利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司法的保驾护航。2021年以来,金利法庭坚持立足审判职能,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103件,其中买卖合同、租赁合同、加工合同等涉企纠纷658件,扎扎实实护航企业发展。
高效办案护航五金产业
金利素有“小五金之乡”的美誉,全镇五金产业企业及个体户有5866家,从业人员达7万多人。由于家庭小作坊模式流行,小五金中小微企业之间纠纷易发频发。据统计,金利法庭近两年受理的买卖合同纠纷290件,约有六成涉及五金行业。
阿辉自营一家五金制品厂,同村经营五金加工厂的明叔常来购买五金产品做加工。双方前期合作良好,虽未签订具体的购销合同,但能按时交付商品及贷款。
后来,由于资金周转困难,明叔开始拖欠阿辉的货款,至2022年9月累计拖欠11多万元。阿辉遂将明叔诉至法院。
金利法庭庭长赵凡宜认为此案有调解可能,多次劝说阿辉:“明叔拖欠货款事出有因,能否考虑分期履行?”明叔表示,等厂里订单陆续完工就可以还款。最后,双方达成分三期付款的调解协议。从案件受理到纠纷了结,仅用16天。
赵凡宜表示,金利法庭把快速处理企业纠纷,特别是五金企业纠纷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最大限度减少诉讼对企业正常运转的影响。同时,创建“解企难,暖民心”法庭工作品牌,定期走访企业,指导企业规范签订合同、防范经营风险,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平等保护推动城乡融合建设
2020年底,金利成功获批省级高新区,与西江高新区、肇庆高新区构成肇庆经济发展的“金三角”。
随着经济社会及城乡融合的飞速发展,金利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随之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2000年初,金利镇振星村某经济合作社将其集体所有的88亩厂房租给了多名租户,当时是以年租3元/平方米的价格租出,大部分都没有签订合同以及约定合同期限。
20多年过去了,村民代表认为,原确定的租金价格相对于现时的市场租金价格严重偏低,自身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需要与租户重新签订租赁合同,增加租金,明确租赁期限。租户却表示,当时的约定是合法有效的,不愿意重新签订租赁合同。
“该纠纷涉及100多个租户和数十家工厂企业,也涉及金利高新区整体规划布局。同时,其他村也存在类似纠纷,如果处理不好,将会产生不稳定因素,影响金利城乡融合建设及高新区经济发展。”赵凡宜随即联合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与合作社代表召开座谈会,努力把纠纷化解在源头。
同时,赵凡宜还分别与租户和工厂代表深入沟通,释法答疑,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终于促成大部分租户与合作社重新订立租赁合同。
据悉,近两年金利法庭主动延伸司法职能,妥善处理上述该类纠纷62件,其中诉前化解42件,进入诉讼程序20件。由于诉源治理工作比较到位,该类案件进入诉讼程序的服判息诉率达90%。
2023年初,金利成为肇庆落实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试点乡镇之一,正在全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融合高质量发展。金利法庭在依法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做优做强的同时,努力促进市场交易规范化,平等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为推动金利城乡融合建设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治化环境。
用心用情提供家门口司法服务
金利毗邻西江黄金水道,与佛山隔江相望,相互之间经济交易活动频繁。2022年5月,佛山某环保公司与金利某生产公司签订了承包合同,约定由环保公司负责处理生产公司厂区的污水,按照合同约定,生产公司需按期支付污水处理承包款。同年11月,因生产公司拖欠14多万元的承包款未支付,双方沟通无果,环保公司遂打算将其诉至法院。
佛山某环保公司负责人来到了金利投资者司法服务中心咨询相关立案事项。经初步审查,赵凡宜认为该纠纷法律关系简单、事实清楚,且金利法庭为某生产公司成功调解了多宗类似案件,对于本案该公司也存在较高的调解意愿。于是,金利法庭引导双方当事人通过诉前调解的方式化解纠纷。
调解当天,经双方同意,进驻服务中心的人民调解员依法开展诉前调解工作。经调解员释法及双方友好协商,双方当事人很快就承包款支付事项达成了调解协议,并当日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快速化解了纷争。
“不用打官司就能解决纠纷,还这么高效,真是太好了!”佛手某环保公司与金利某生产公司的负责人握手言和,向现场工作人员连声致谢。该纠纷在金利法庭的调解下,仅用2天就得到了妥善解决。
2022年10月,高要法院与辖区检察院、司法局联合成立金利投资者司法服务中心,并设在高要金利五金智造小镇,将高效、便捷的“一站式”司法服务送至企业家门口,为金利镇打造千亿级制造业大镇保驾护航。据统计,该服务中心成立至今,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普法宣传、调解服务等3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