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风险提示 常态化宣传 畅通举报渠道 加强监测预警

防范非法集资 肇庆金融在行动

2023年03月10日 西江日报

市“处非办”开展“防非”宣传进乡村活动,志愿者向村民普及防范非法集资知识。市金融工作局局供图

  近年来,非法集资活动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损害其的合法权益。为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肇庆金融管理部门多措并举,助力群众防范非法集资,筑牢财产“防护网”。

  西江日报记者 潘粤华 通讯员 方文林 梁秀芳 陈金

  表面“反非”实则套路

  债券转让项目年利息12%?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付息数倍高于银行定期?近日,市处置非法集资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群众反映,称有个别不法分子借助基层社区办公场所,表面上打着“防范非法集资宣讲”的旗号,实际开展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严重威胁群众财产安全,扰乱社会秩序。

  市处置非法集资领导小组办公室介绍,在这类非法集资活动中,不法分子贼喊捉贼,表面上宣讲一些简单的防范非法集资知识,实际通过引导群众添加微信客服、关注微信公众号、安装专门APP等方式推送相关理财产品,通过简单的风险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的方式推荐销售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的理财产品。

  例如某某债券转让项目、某某企业信用资产交易3号、某某债权资产转让项目、某某公司应收账款债券转让、某某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等,投资产品期限从12个月到24个月不等,投资金额5万至10万元起,付息方式为季度付息、半年付息等,投资年化收益率6%至12%不等。

  这些非法金融活动往往是团伙作案,设立了不同的公司、分公司,各自在整个活动中扮演产品发行方、担保方、承销方、推荐方等各种不同角色,给投资者以合法合规、有国资背景、有经济实力保障的假象,骗取投资者信任,很多投资者不了解真实情况导致上当受骗。

  市处置非法集资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风险提示,广大市民如发现涉嫌非法集资等违法行为,请收集和保存好相关宣传资料、聊天记录、录音录像、合同协议、转账凭证等证据材料,及时向所在地公安机关或金融监督管理部门举报。

  筑牢“反非”防线

  记者从肇庆市金融工作局了解到,为帮助市民群众增强防范非法集资意识,提高防范非法集资能力,该局采取了多项举措筑牢人民财产安全防线,如拍摄“以案说法”宣传教育片在小区电梯、公交视频宣传播放;坚持将功夫落在平时,通过宣传常态化、结合重要节点针对性宣传、开展宣传主题月等方式,持续加大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宣传力度。如2021年,全市设立展板、张贴海报共3万个(张),播放标语9.9万次,开展“七进”等宣传活动2286次,参与人数达426047人次,发布新媒体作品互动宣传覆盖人数达188907人次;2022年全市共开展处非宣传“七进”活动2710次,派发宣传手册35.2万份,发送短信42.9万条,发布网络宣传作品322篇,互动宣传覆盖人数98.5万人次等等。

  同时,市金融工作局畅通非法集资举报渠道,提高奖励标准,鼓励群众及时发现非法集资线索并依法举报。在加强风险监测预警方面,该局落实监测预警工作制度,将有关线索及时转送各职能部门进行调查,并充分利用广东省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金鹰系统”,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全市非法集资信息监测。

  通过上述举措,我市较大程度提高了群众的风险防范意识,有效防范非法集资风险,近两年来为群众挽回损失约2.17亿元。全市三年来暂无新发非法集资案件,未发生因非法集资而引发的不稳定事件,维护了全市经济金融秩序持续稳定,确保我市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市金融工作局建议,市民群众应多了解防范非法集资的有关知识,自觉抵制各种诱惑,树牢理性投资意识。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群,在购买投资理财产品时,请通过正规途径选择经国家金融监管部门依法许可或备案的合法机构。投资前要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充分了解所投产品或者项目的内容,核实所投企业的资质,看产品是否真实并经合法审批,企业是否真实存在并具备相应资质等。

西江日报A07A07防范非法集资 肇庆金融在行动 2023-03-10 2 2023年03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