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讲好非遗故事,提升旅游品位,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粤见非遗潮玩岭南”10条非遗旅游精品线路,为暑假期间广大中小学生研学旅游提供更多的文化选择。肇庆有4个非遗项目上榜,形成“古城砚迹·非遗探索之旅”2日游线路。(7月5日《西江日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肇庆非遗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悦城龙母诞、端砚制作技艺等享誉国内外。这几年,在文化强市、旅游振兴战略的大力推进下,我市将非遗项目融入当代生活中,用“非遗+旅游”的全新方式打造全域旅游新名片,不仅实现了更大范围的非遗传承,而且提升了文旅业的文化含金量。
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印发《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明确了加强项目梳理、突出门类特点、设立体验基地等重点任务,为“非遗+旅游”擦出更耀眼的火花提供了新路径。于肇庆而言,要深入挖掘非遗的当代价值和旅游的文化内涵,创新“激活”文旅新模式,叠加特色元素,绘就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生动图景。
推动肇庆旅游业发展,必须坚持“产品为王”。让非遗“活”起来、旅游“火”起来,就得走推陈出新、优化升级的路子。构建富有地域特色的“非遗+旅游”产品体系,要找到契合处、联结点,着力建好一批非遗体验基地、非遗工坊、非遗特色村镇,全力打造一批非遗旅游精品线路、网红打卡地、特色街区,不断丰富“非遗+研学”“非遗+康养”“非遗+文创”等新业态,形成具有“唯一性”的特色旅游产品。
当前,品质旅游在肇庆大行其道,人们更加注重文旅活动的新鲜感、体验感、互动性。“吃、住、行、游、娱、购”每个环节都是“非遗+旅游”的要素,既要把传统体育、游艺纳入旅游体验,也可向游客展示民间手工技艺并吸引其深度参与,还应让“舌尖上的非遗”随处可尝,通过植入丰富多彩的非遗展陈、展示、展演活动,创设更多与非遗完美融合的景、情、境场景,实现“1+1>2”的融合共赢。在此基础上,要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功效,利用VR、全息影像等技术,让游客全程感受、全程共享非遗活态魅力。
在深化“非遗+旅游”全季节体验的同时,还要纵深推进全产业发展。无论是举办“非遗购物节”“非遗美食节”等活动,还是开发有特色、有内涵的非遗旅游文创产品,要进一步细化市场需求,扩大产品范围,持之以恒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让“非遗+旅游”以全新姿态、更新方式“活”在当下、“火”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