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七夕节。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民间有众多庆祝七夕的风俗,像穿针乞巧、拜牛郎织女等。相对于北方人七夕吃巧果、吃饺子,广东七夕节的习俗与很多地方不一样:拜七姐、七夕取水、染指甲……
拜七姐
在福建、广东及东南亚一带时兴“七夕拜七姐”。这是旧时女儿家的大节日。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意,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
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七夕取水
在广宁,流传着一句这样的童谣:“七月七,落坑洗屎忽。”意思是,七月初七,下小溪洗白白。七夕当天,广宁竹乡有延续到山坑河水里冲凉和到山涧溪流盛水回去储存饮用千年习俗。据介绍,农历七月初七河溪的水特别清凉,称之为“七姐水”,小孩子去河溪里洗身,寓意用“七姐水”冲去小孩子身上的污浊,祈求孩子强健平安。而这天的山涌泉水也最甘甜,是一年之中水质最好的时候,当天把山泉水盛回家中用水缸或瓦缸存放一年都不会腐臭,称其为“神仙水”,放入冬瓜浸泡,喝下去具有清热解毒功效。
如今“七月七落坑洗屎忽”的说法渐渐淡去,去山坑边洗澡也不再盛行,只有少数村民还保留该习俗。他们七夕当天结伴去山涌游泳洗澡,并从溪涧里盛水回家存放饮用。
染指甲
染指甲是流传在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四川省诸多县志以及贵州、广东等地,也有此风。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传说不仅可以年轻美丽,而且对未婚的女子,还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
西江日报记者 袁丽娟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