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雕既琢归太朴

——乔棕金石题跋略记
2024年05月19日 西江日报

砖题跋25-蜀师                                                                                                                                                张爱民

砖题跋2-汉代                                                           张爱民

陶文题跋3-汉                                   张爱民

  乔棕书法初学颜鲁公,旁涉金文篆籀,继而专研砖瓦陶文,故其书兼具宽博之体势、朴实之线质和金石之气韵。以古为体,用之于弘一、良宽辈,后熔铸一炉,于碑帖之外独辟蹊径,出于传统书学藩篱而自成面貌。

  辛丑四月,初与乔棕兄相识于岭南,叙起鲁地同乡之谊,虽为初识已然故交。适其来肇庆考察,遂同游七星岩摩崖石刻。其间,谈书论字,引经据典、考究古今,始窥其学识之渊深,仰慕之情油然。后幸与之同事,得求教之便,更觉其治学之谨严。谈笑间常赠惠与我,藏其翰墨数卷。每观乔棕兄书作,如山东人食煎饼卷大葱,看去平淡实则老辣,个中滋味须细嚼慢咽而非囫囵吞下。

  壹

  念兹在兹

  乔棕兄喜好金石,除经典青铜铭文、碑刻摩崖外,于秦汉魏晋南北朝之砖瓦陶文更甚。多结交金石藏家,遍及晋冀鲁豫甘陕等地,或有碑版造像、文字砖瓦新出,总能先飨眼福。每常谓,砖瓦陶文可补传统书法之缺,亦可补高校书法教育之失。心有念念,身体力行,书斋内砖瓦垒壁,是故己藏亦颇丰。每每谈及,娓娓道来,喜形于色,闻者不自觉而醺醺然,皆因其治学于此。

  近年来,乔棕兄寄情于拓片题写,多为穷乡金石立传。所题拓片品类繁多,如瓦当、砖刻、碑刻、摩崖、佛造像、画像石、青铜版铭以及祥禽瑞兽等图案者不一而足。古人题跋大抵三类情形:一为直接镌书石上;二为题写于拓本之上;三为另纸而书,裱于其后。乔棕兄题跋当属第二类情形。然其跋记内容,或为释文考据,或为叙议考证,或为品评鉴赏,或为禅机偈语,或为经文佛号,又或诗文以兴,可谓“考古证今,释疑订谬”“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令观者或陶醉于书法之妙道,或徘徊于文字之奥义,踟蹰其中往往有所获。古人所谓“三立”,乔棕兄念兹在兹、兢兢于题跋之志,从中仿佛可见其言、其德、其功。

  贰

  管翰大治

  谈及其书,观者每惑之。或曰稚拙而简率,或曰粗疏而少饰,或曰流俗而野鄙,不禁有黄庭坚“二十年抖擞俗气未脱”之叹。此实则不善察史且好妄议者井底之识也。善察史者,知其亦取法高古。所谓“不揆庸昧,辄效所明;庶欲弘既往之风规,导将来之器识,除繁去滥,睹迹明心者焉。”乔棕兄书初学颜鲁公,旁涉金文篆籀,继而专研砖瓦陶文,故其书兼具宽博之体势、朴实之线质和金石之气韵。以古为体,用之于弘一、良宽辈,后熔铸一炉,于经典碑帖之外独辟蹊径,得出于传统书学藩篱而自成面貌。好妄议者,岂非未闻孙过庭《书谱》序文“乖合”之论乎?以声色论,无非质大于文,然质为性使然,文或存于字外。学问涵养、禅宗妙悟、艺术修养皆可助其文也。是以识其书者皆以为质朴古雅。

  叁

  涓埃斯文

  于砖瓦陶文一路,乔棕兄踽踽独行数年,新刊《涓埃集》,取涓涓细流、浮埃掠影之意,几近凡骨金丹。谦言小事,实则大用。当下书坛烟云过眼,肯于微末事见真章者,寥寥也。古人云:“不远而难极也”,乔棕兄于斯可谓尽精微致广大。恰如黄遵宪诗云“斯文一脉比传灯,亦赖儒僧延不坠。”《管子·心术》亦讲:“道在天地之间也,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谛观乔棕书法,可证古人不欺我。

  (蒋振栋 肇庆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张爱民简介

  张爱民,笔名乔棕,山东兖州人,清华大学美术学(书法)博士,肇庆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同盟会盟员,肇庆市端砚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在学术上重点关注古代碑帖与高等书法教育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汉魏六朝瓦文书法艺术研究》、广东省人文社科项目《汉魏晋南北朝瓦当书法艺术研究》,并在《中国书法》《书法》《中国篆刻》《书画世界》《大众书法》《书法文献》《金石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多篇相关学术论文。

西江日报A04A04既雕既琢归太朴 2024-05-19 2 2024年05月1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