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刘浩辉
通讯员 吴灿霞 陈丹琳
“本来以为讨薪无望了,却在你们的通力合作下感受到了司法温度。”近日,陈某等5名分别来自湖北、湖南的农民工,向怀集县法院、检察院、司法局送上感谢信,感谢司法机关帮他们一次性全额拿回被拖欠的劳务费。
去年年底,陈某等5人来到怀集为邓某承包的工程提供劳务,双方口头约定工资现结。项目完成后,邓某拖欠2个月的劳务费一直不支付。3月初,陈某一行到怀集法院起诉。
充分了解陈某等人的诉求后,怀集法院法官蔡文彬发现陈某等人来自外省,往返不便,加上由于缺乏专业的法律知识和证据意识,所提供的证据材料较为薄弱,难以自行维权。
为此,蔡法官根据民事支持起诉工作协作机制,积极与该县司法局、检察院对接。三家单位对农民工讨薪案件中举证难、案件调查难等疑难问题进行专题研判,并就如何支持陈某等人起诉维权展开讨论。
讨论出初步方案后,怀集县检察院依法审查并向法院发出支持起诉决定书,法律援助中心派出律师为陈某等人解答法律难题、帮助梳理证据材料。
与此同时,蔡法官对邓某的财产情况展开调查。“邓某有一笔合伙承揽的工程款即将到账。”得知这一线索后,蔡法官第一时间通知并指引陈某等人申请财产保全。“账户已经冻结了,查控到的资产足够支付陈某等人的劳务费。”执行干警闻讯而动。
这为促进双方达成调解又多了一层筹码。4月底,法官、检察官、法援律师再次出动,给双方进行调解。经过调解,双方一致同意由邓某在5月底前一次性支付陈某等人的劳务费。但陈某等人还表示担忧:“我们都是外地人,邓老板之后不履行咋办?我们还要再来一趟吗?”了解到陈某等人的后顾之忧,蔡法官提出由法院直接提取邓某冻结账户中的工程款,代为支付陈某等人的劳务费。双方对这个方案表示认同,并共同向法院申请了司法确认。
5月9日,怀集法院举行农民工案款集中发放仪式,在法院、检察院、司法局的见证下,陈某等5人一次性全额拿回劳务费共37174元。
讨薪个案标的虽小,却事关民生大事,这起纠纷的成功化解,是怀集法院坚持能动履职、多方协同联动,有效预防和化解农民工欠薪纠纷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怀集法院高度重视涉民生领域案件办理,加大涉农民工案件调解力度,2023年以来,怀集法院充分发挥诉前调解、内外联动在涉民生案件办理方面的价值作用,共化解涉农民工纠纷26起,为38名农民工成功追回80万元劳务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