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之道:陈寅恪先生的国学智慧□  胡美娟

2024年11月10日 西江日报

《陈寅恪讲国学》   季风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5年12月

  在阅读了季风所著《陈寅恪讲国学》后,我对陈寅恪先生的人格和学术精神有了更深的认识。陈寅恪先生,被誉为“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不仅因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专注的治学精神,更因其诚信的为人和高尚的品格。

  陈寅恪先生的一生,是对诚信的最好诠释。他游学列国,广交中外学术界的英雄豪杰,却始终坚守儒家的交友观,以“友直,友谅,友多闻”自勉。尽管与胡适在学术思想上有所分歧,但他依然能保持与胡适的深厚友谊,并在关键时刻支持朋友。这种超越学术分歧的人格魅力,正是诚信的力量所在。在与吴宓的友情中,陈寅恪先生的诚信和高风亮节更是得到了充分体现。两人在学问上的相互切磋和生活中的相互扶持,展现了诚信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吴宓将陈寅恪先生视为终身的良师益友,这不仅是对陈寅恪先生学术成就的认可,更是对其人格魅力的肯定。

  陈寅恪先生的求知精神同样令人敬佩。他以“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和“读书不肯为人忙”为信条,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环境,哪怕是腿断目盲,也不曾停止治学。他的谦虚和不恃才放旷的态度,更是体现了一个学者的本色。在探讨诚信的重要性时,陈寅恪先生引用了苏轼的话:“成事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深刻揭示了诚信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的确,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发展,诚信始终是衡量一个人品质高低的重要标准。一个失去诚信的人,就像失去了灵魂的躯壳,无论他拥有多少财富和地位,都无法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在陈寅恪先生看来,勤奋可以治疗懒惰,谨慎可以治疗骄傲,而比这两者还重要的则是诚信,因为诚信才是人们的立足根本。在当下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里,人们往往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了诚信的重要性。然而,正如书中所言,“没有诚信的人,在社会上将寸步难行”。因为诚信不仅是人际交往的基石,更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一个缺乏诚信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充满猜疑、欺骗和不安的社会。

  陈寅恪先生还强调了真诚待人的重要性。孟子说:“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真诚待人的人往往更容易得到人们的信赖和支持。因为他们不会虚伪地骗取他人的好感,而是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诚意和决心。这种真诚不仅体现在言语上,更体现在行动和态度上。只有当我们真正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时,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从善如流,疾恶如仇的人是君子;正直诚信,敢于在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的人是英雄;从善难如登天,从恶犹如泄洪的人是小人。君子和英雄自古以来都受人敬仰,而小人永远都遭人唾弃!”陈寅恪先生关于诚信的论述不仅深刻揭示了诚信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做人原则和行为准则。在他身上,我看到了诚信的力量、学者的本色和君子的风范。

西江日报A03A03诚信之道:陈寅恪先生的国学智慧□  胡美娟 2024-11-10 2 2024年11月1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