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江日报讯(记者 王绮彤 通讯员 莫远清 陆莉诗) 为保障市民群众身体健康,肇庆积极采取措施做好登革热防控工作。在病例监测上,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对可疑病例开展登革热抗原快速筛查,争取早发现、快处置。同时,通过多渠道开展健康宣教,普及登革热防控知识,动员全民参与防蚊灭蚊,织密防控网。
“3月以来,我院皮肤科门诊已接诊上百名被蚊虫叮咬的患者。”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负责人、副主任医师谢顺珍表示,其中因蚊子叮咬引发丘疹型荨麻疹的患者占比最大;其次是开学季高发的疥疮及结节,多由疥螨叮咬所致;再者是皮肤接触隐翅虫导致的隐翅虫皮炎,接触部位可见红斑基础上密集疱疹、脓疱等典型症状。
蚊虫活动不仅容易造成直接的叮咬伤害,更可能引发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风险。今年1月,肇庆市疾控中心开启越冬蚊卵情况调查工作,全市共采集248个原未有孑孓孳生的积水容器样本,实验结果显示今年越冬蚊卵的密度较高。
记者从肇庆市疾控中心了解到,全市今年蚊媒密度监测数据较去年同期略有上升,但仍处于防控安全阈值内。自今年3月以来,全市105个乡(镇、街)已开展蚊媒常规监测工作,累计监测点数为811个,覆盖率达100%。布雷图指数是评估蚊虫密度的重要指标,我市3月与4月的布雷图指数分别为2.02和2.41,均符合防控要求。
肇庆市疾控中心提醒,近期降雨频繁,蚊媒密度将进一步升高,依据往年经验,预计5月至6月将出现蚊媒密度高峰期。市民平时要定期翻盆倒罐清积水,可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并定期检查修补,保持家中环境干净整洁;到户外活动时,市民应尽量避开上午8至9时、下午4至7时的蚊虫活跃时段,穿浅色长衣长裤,必要时用驱蚊剂。
市民遇到蚊虫叮咬如何先行处理?谢顺珍建议,被普通蚊虫叮咬后,市民可外涂1%薄荷炉甘石洗剂或糖皮质激素乳膏,若伴有感染需及时就医,并保持环境清洁。
针对疥螨叮咬,市民需注重个人卫生,做到勤沐浴、更衣、晒被褥,避免与病人密切接触。在日常生活中,市民如遇隐翅虫,注意切勿拍打,可轻吹驱离,若不慎接触应立即用肥皂水清洗,若出现脓疱或感染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