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履职尽责  为新征程添薪加火

2023年02月03日 西江日报

  西江日报记者 李振昭 吴映霖 胡源愿 苏燕君

  陈明红 陈洁  伍菁

  统筹 西江日报记者 陈洁

  图/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2月2日上午,参加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的委员们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分组讨论。委员们纷纷表示,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克服了困难和挑战,实现了平稳发展,成绩殊为不易;当前全市上下正在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声中斗志昂扬,必将继续凝心聚力,履职尽责,为新征程添薪加火。

  为发展添动能

  市政协委员黄丽芬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求真务实、客观实际,极具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报告指出,肇庆要全面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持续深化改革开放。结合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推动珠三角产业在省内有序梯度转移,她建议,肇庆要抢抓大湾区产业转移机遇,加快成立相应的工作专班,积极主动谋划,做好产业对接,促进肇庆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委员吴松表示,金融是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参与力量,在推动“制造业当家”和乡村振兴方面都离不开金融的高质量支持。报告在多处提及金融工作规划,他建议集中一个章节进行论述,并对今年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乡村振兴等工作划定量化目标。

  市政协委员罗斌表示,肇庆有一些“专精特新”企业是行业龙头的“潜力股”,这批企业的成长就是肇庆的成长,而企业的成长离不开人才的加盟,特别是科技创新方面,需要搭建高层次人才梯队。作为民营企业负担比较大,他建议政府研究相关情况,制定关于人才的补贴办法,对企业的人才支出给予补贴,扶持本地企业可持续发展。

  市政协委员许冰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方位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服务“双区”发展,谋划建设粤港澳深度合作(肇庆)示范区,作为一名来自澳门的政协委员,她相信这将有助于港澳青年参与大湾区建设,支持和推动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希望未来肇澳两地,在中医药产业方面进行深度合作,通过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两地中医药产业发展。

  市政协委员汤婉文表示,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她建议把端州区建设路、骑楼街等主干道商铺“重启”,激发消费商圈活力,并打造具有肇庆特色的博物馆,加强博物馆文创建设,让外地游客把肇庆文化带回家。

  为群众谋福祉

  市政协委员刘冬阳表示,随着国家“三孩”政策的推出,如何落实好并优化推出相关补贴措施,让当前“90后”“00后”新生代家长工作、孩子托育等无后顾之忧,对助推“三孩”人口政策普及尤为重要。

  市政协委员梁瑞芳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多处提到了教育领域发展,端州区公办普通高中的发展情况就值得多方重视、关注。目前端州区拥有1所市属、4所区属公办高中,随着近年来城镇化发展、中高考制度改革,端州区作为我市的中心城区,初中应届毕业生人数近几年增幅扩大,但公办高中学位并未实现同步增加,学位紧缺问题日益加剧。她建议,可在现有高中基础上进行改建,进一步增加公办普通高中学位。

  为乡村振兴献力量

  市政协委员徐文娟表示,人文之美、生态之美是乡村特有的美学元素,她建议把“乡村美学”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实施乡村美学赋能工程,把美感需求和产业发展相结合,以美学经济开辟产业升级的新方向,通过重塑乡村“气质”提升我市县域旅游附加值,撬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市政协委员谢国辉表示,作为一名扎根鼎湖乡村振兴事业的基层工作者,他十分关注乡村振兴示范带精品建设。他认为,应该以乡村振兴示范带精品段带动乡村多村连环串珠成链,以解决乡村资源散、单打独斗的难题,把好生态变成好经济,进一步强化乡村振兴成果转化,为肇庆市实现“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

  为现代农业广思路

  市政协委员黎秋光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大力扶持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肇庆农业资源丰富,也具有非常多有特色的农产品,发展特色农产品和发展农业产业现代化大有可为,但是,肇庆特色农产品发展当前还存在资源分散、未形成品牌优势等问题。未来可推动特色农产品资源整合,以发展预制菜为抓手,通过推动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同时加强对肇庆预制菜品牌推广力度,更好地将肇庆特色农产品推向市场,提高肇庆特色农产品知名度。

  市政协委员梁涛表示,水产养殖是一个后劲很足的产业,报告中提及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快畜牧、水产种业发展,这大大提振了本地水产产业发展信心。肇庆中小养殖户多局限于以往经验,对高效益鱼种了解不深,以低效益的常规鱼种养殖为主,导致出现水产养殖面积居全省前列,但产值远逊第一名的问题。他建议,加强对中小养殖户的指导帮扶,推进精深加工提升渔业产值。

  市政协委员伦文龙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内容详实、谋划全面,特别是涉农产业领域亮点纷呈,振奋人心。他认为,农业领域同样有占地少、亩产高、创新能力强的产业,希望政府针对此类特色农业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加强企业服务,如适时组织企业参加展会,加强兄弟城市之间的学习交流,强化校企合作交流,促进营销能力、生产能力提升等。

西江日报A04A04履职尽责  为新征程添薪加火 2023-02-03 2 2023年02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