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苗保护之家”社工入户走访受助对象,与其家属交谈。受访单位供图
西江日报记者 陈松连
通讯员 冯铁成
2023年,广宁县坑口镇借助省慈善总会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的恤孤助残类项目,成立了坑口社区“青苗保护之家”,从精神、物质两个层面对未成年人及其家庭进行辅导和帮扶,协助未成年人扫除成长障碍、走出困境。项目成立至今已取得了一定成效。近日,记者前往采访了解。
据了解,坑口社区辖区内有上林中学和坑口镇中心小学(含坑口镇中心幼儿园),在校学生约1200人,其中700多人为留守儿童。坑口社区还存在着重病重残、权益侵害、家庭贫困等困境未成年人近100人。保护未成年人,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守护和关爱迫在眉睫,“青苗保护之家”应运而生。
“青苗保护之家”项目主要针对失学辍学、留守儿童、重病重残、家庭贫困等困境未成年人开展社会服务,以“村干部+社工+志愿者”的模式进行实地走访,摸查了解困境未成年人在家庭、学校的基本情况,对其现存困难和问题进行梳理分类,实行建档建册管理制度。
此外,项目针对辖区内留守儿童较多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服务。譬如建立儿童动手实践基地,针对亲情缺失、性格孤僻的留守儿童建立儿童实践基地。项目成立至今,已开展关爱未成年人活动7场,受益人员超过200人次。
今年15岁的小蔡性格内向,是一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奶奶溺爱他,给他买了手机。小蔡逐渐沉迷手机,不愿上学,平时也不愿走出自己的房间。今年4月,项目社工了解小蔡的情况后,获悉他有重返校园读书的意愿,就第一时间联动镇有关部门对其开展跟进服务。社工积极引导小蔡进入社区,鼓励其参加小组活动,增加小蔡和其他青少年的接触,使其逐渐恢复社交能力,改变不良生活作息习惯。同时,社工充分利用“青苗保护之家”的资源,联动多部门齐心协力对小蔡进行返学劝说,重新点燃其求学之火。上林中学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根据小蔡的实际情况,从今年9月份起,指定老师为小蔡提供一周3次的上门送教服务,帮助小蔡重回人生正确轨道。
另一个受助案例小明今年14岁,患有智力二级残疾,7岁时曾到特殊学校就读,后来由于家庭经济原因在特殊学校读了一年后就一直辍学在家。小明脾气暴躁,情绪不稳定,有打人行为。社工运用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通过多次与小明、小明家属等人员接触,分析出小明的问题主要是由幼年父母离异、父亲陪伴缺失等造成的。针对小明情况,社工积极链接各方资源,并做通小明家属思想工作。今年5月底,小明被送至广宁县慢性病防治站进行治疗。治疗期间,社工和小明家属积极沟通,消除其对小明入院治疗的种种担忧和顾虑,并协助他们成功申请了医疗救助金,使其能安心免费住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