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烽火》:革命历史的生动再现穿越时空的艺术演绎

2023年07月04日 西江日报

沉浸式戏剧《铁军烽火》第四幕“党建强军”。 西江日报记者 曹笑 摄

剧中的叶挺(右)与妻子李秀文。 西江日报记者 曹笑 摄

6月30日,沉浸式戏剧《铁军烽火》在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上演。                西江日报记者 曹笑 摄

沉浸式戏剧《铁军烽火》第二幕“思想武装”。 西江日报记者 曹笑 摄

  “沉浸式戏剧”作为一种剧场观演的新方式,打破了观众与舞台之间的界限,让观众不再是坐在剧场的座椅之上,而是在一个演剧空间里主动地探索剧情,以求更加身临其境的观赏体验。随着技术和观念的不断发展,以沉浸式体验方式讲述红色故事,为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专题撰文/西江日报记者 胡美娟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在肇庆建立“人民的武力”独立团?这里东望广州、西临梧州,是扼两广咽喉的西江重镇、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有着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革命风潮、气贯长虹,军民同心、鱼水情深。而也在这里,我们挥汗沙场练武力、共产主义明思想、党建引领强军魂。现在,独立团的战士,每个人都练成“铁脚、马眼、神仙肚”……

  ——沉浸式戏剧《铁军烽火》

  如果不是那一面高举的红旗,怎会有今天锦绣壮丽的河山;

  如果不是那一点燎原的星火,怎会有今天幸福安康的生活;

  如果不是哪一种坚韧的信仰,怎会有今天光辉灿烂的祖国;

  红色七月,我们用如火的激情,高唱不朽的赞歌。

  烽火再现,铁军魂不灭

  昔日猎猎练兵场,今朝红色教育地。“欢迎北平、广州来的各界进步人士,参加独立团成立大会!”2023年6月30日,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激扬口号声中,观众随演员们一起回到了1926年的阅江楼,叶挺将军正“沙场点兵”。97年前,叶挺独立团的将士们就在阅江楼的楼前广场进行日常练兵演习,如今,沉浸式戏剧《铁军烽火》也在这里拉开序幕:在1926年1月,这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正规武装,正式打出番号“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部就设在肇庆镇的这座阅江楼。

  成立日观礼仪式上,独立团在阅江楼广场阅兵、操练,其铁一般的气势,深深感染了在场观礼的百姓。当天,由中共肇庆市委宣传部、 肇庆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出品,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主办,肇庆市艺术研究室创作,肇庆市歌舞团有限公司、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生共同演出的沉浸式戏剧《铁军烽火》在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上演。这部戏剧以叶挺独立团的历史为背景,用戏剧的艺术形式生动再现了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铁军烽火》继续深耕“铁军红色IP”,挖掘、展现独立团新的历史断面,让省内外游客、学生朋友沉浸式体验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穿越到革命年代的硝烟烽火,更好地感悟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奋进新时代。

  共唱国际歌、共读毛泽东经典著作、共同感受火热的思想学习氛围——独立团为何能成为铁军?锻造思想武装,西江政治研究会正式开课!在红色主题沉浸式戏剧《铁军烽火》中,观众不再仅仅是看客,而是跟随角色一起“亲历”革命历程,有了更深的感悟,

  《铁军烽火》更是一堂生动的党史教育课。让观众穿越时空回到叶挺独立团在肇庆的峥嵘岁月,它不仅让观众深刻的了解历史,更沉浸于剧情中流连忘返,感受剧情和场景的美,同时感受独立团对历史局势果断勇猛、不可阻挡的革命热血,展开激情澎湃的革命浪潮。

  《铁军烽火》将沉浸式艺术表达方式和手法展现得淋漓尽致,主创人员收集大量的历史资料,为观众能更好地沉浸于剧情,在场景设置、道具等方面做到贴合历史真实,为观众准备了《西江潮》《将来之妇女》等宣传单张,肇庆特产等道具;利用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的复原陈列展厅、纪念馆广场、阅江楼大厅、庭院等环境,最大程度上还原了当时为革命而艰辛奋斗的场景,为观众展现最真实的历史场景和革命事迹。

  “从泥泞中来,藏不住赤心如铁。往炽火中去,烧不尽信念刚烈。纵然我跨粤北伐,草木染热血。纵然我铁牛入海,音讯全消灭……共产党为民,铁军铁军,铁军魂不灭!”音乐《铁军魂不灭》响起,叶挺独立团作为先遣队从这里踏上北伐之路,率先揭开了这场“打倒列强,除军阀”的血战序幕,大革命的滚滚洪流也从南粤大地席卷至神州大地……

  推动红色主题沉浸式戏剧更进一步发展

  《铁军烽火》不仅是一部戏剧,更是一次对肇庆市丰富红色革命历史的深刻挖掘和展示。叶挺独立团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其历史地位和故事情节有着极高的象征意义。通过沉浸式戏剧的形式,将这些历史故事和英雄人物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那些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

  这部戏剧的演出场地——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历史的参与者。这个地方不仅承载着肇庆市的历史文化,也承载着中国革命的厚重历史。观众在观看戏剧的同时,仿佛能够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烽火连天。

  红色主题沉浸式戏剧的意义和特色在于,它可以通过沉浸式的场景体验和角色扮演互动,让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革命时期的历史和人物。从第一幕《沙场点兵》中的“请各位随我到典礼台,检阅这支人民的武力”到第二幕《思想武装》中的“走,上课去!同志们,课堂就在二楼,从这边上去就是”“今天,有不少新同学加入,没有课本没关系,稍后会给大家发学习单页”……观众在演员的引导下,自然而然地被带动起来,融入其中,与戏剧中的角色和场景进行互动,亲身体验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这种戏剧形式还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如戏剧、音乐、舞蹈等,使整个表演更加丰富多彩,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比如第三幕《鱼水情深》中叶挺和秀文的婚礼,演员通过对唱和交谊舞展现出该剧革命血性中难得的温情脉脉和温馨时刻,革命者的爱情是志同道合的理想,是缱绻缠绵的深情,也是硝烟里的浪漫。

  此外,《铁军烽火》还融入了大量的肇庆地方文化元素:“茶油鸡、大湾鱼、宝月莲藕、裹蒸……这裹蒸,你们肇庆不是过年才吃吗?叶团长、秀文先生结婚,比过年还大”“木棉花从街上捡,每人餐标一元钱”……从地方音乐到地方特产,从地方习俗到地方建筑,这些独特的文化元素都被巧妙地融入了戏剧之中,使得这部戏剧更具有肇庆特色,也更具有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继沉浸式音乐剧《阅江铁军》之后,“铁军红色IP”第二部作品《铁军烽火》的演出,将戏剧和党建、红色主题和沉浸式戏剧融合,焕发出新时代文艺载道与艺术创新创造的新活力,充分展现了沉浸式戏剧的艺术特色,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视听效果,给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的视觉盛宴。这种艺术形式不仅让观众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也让他们对戏剧艺术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盛夏时节,山河壮丽,岁月峥嵘。值得一提的是该剧的演职人员付出的艰辛努力,他们顶着烈日炎炎,全心投入,台词动作惟妙惟肖,他们精湛的演技和敬业的精神,让每一个角色都栩栩如生,每一个情节都感人至深。他们通过自己的表演,将那些历史人物鲜活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这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西江日报A08A08《铁军烽火》:革命历史的生动再现穿越时空的艺术演绎 2023-07-04 2 2023年07月0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