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以头号工程力度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

用心书写富县强镇兴村新画卷

2023年10月11日 西江日报

  金秋十月,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希望。

  走马广东肇庆,县域产业园区内,重磅项目纷至沓来,各生产线一片繁忙;乡镇发展舞台上,宜工则工、宜农则农的协奏曲不断唱响;农村广袤田野间,荷叶田田、稻浪翻滚,和美乡村新画卷徐徐铺展……

  叩问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破题在于促进共同富裕,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广东要发展,不仅要靠珠三角,粤北、粤东、粤西这些地区也要联动发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南粤大地的殷殷嘱托。

  如今,广东把“走在前列的”发展密码藏在“百千万工程”里——让县、镇、村各展所长、齐头并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当中重要缩影,“半珠半山”“半城半乡”的肇庆正以力行回答这一时代给予的命题,以一体推进富县强镇兴村走好区域协调发展之路。

  富县:构建“雁阵式”县域发展格局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强,肇庆方强。

  肇庆结合“制造业当家”和“百千万工程”,充分发挥好重大产业发展平台主战场主阵地作用,联合东西部板块特色园区,全面参与省先进制造业分工,持续壮大县域经济。

  驰骋在建设规划面积约992平方公里的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随处可感受到肇庆人打造千亿级集群和园区的热浪。2021年,广东省政府批准在全省建立7个大型产业集聚区,肇庆决心“弱鸟先飞”,抢占一席之地。

  “大平台”孕育“大产业”,当前集聚区正成为发展热土:前有小鹏汽车、宁德时代两大链主型企业相隔不到5公里,实现“隔墙供应”;后有市管起步区山头变平地,今年1—9月,共引进项目71个,计划总投资303.1亿元,还有包含储能电池、电池材料、电池装备、电池回收等的新型储能产业链蓄势待发。

  当前,肇庆正加快打造以集聚区为主战场,肇庆高新区为“火车头”,肇庆新区产城融合主阵地,东部板块四区(市)、西部板块四县特色园区合理布局、联动发展的“344”园区发展格局,以“头雁”+“群雁”,全方位构建起“雁阵”发展之势。

  “头雁”东部板块不断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当好全市产业振兴主引擎。以宁德时代、小鹏汽车等“链主型”、“造血型”的头部企业,全力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集群。

  “群雁”西部板块正在做大做强“一县一园一主导产业”,打造全市高质量发展新增长点。粤桂特别合作试验区(肇庆)、广佛肇(怀集)经济合作区等县域发展新引擎不断扩容提质,绿色建材、食品加工等具有县域特色的主导产业,正成为全市绿色发展新标杆。

  此外,肇庆还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全面推进市际横向帮扶、珠三角产业有序转移工作。

  距离集聚区百公里开外的穗宁智谷产业园,是肇庆广宁与广州共建产业转移合作平台。今年,广东索伊电器实业有限公司干脆把“家”从广州搬到了这里,该公司副总经理王洪开高兴地说:“今年广交会期间,非洲、南美等地的外商来到我们广宁生产基地参观考察后,陆续下单10多万台产品,产值达3000多万元。”

  目前,四会、广宁、德庆、封开、怀集5个县(市)正在积极抢抓机遇,主动加强与对口帮扶的广州天河区、花都区等联系,积极共建承接产业转移合作园区,借势借力推动产业发展,奏响县域经济崛起的最强音。

  强镇:“两工两农”激发“镇”能量

  晴空如洗,站在鼎湖区沙浦镇黄布沙村观景平台前,整个采摘园蕉林如海、尽收眼底,顺着村支书梁锦波所指方向,稻草人、风车、墙绘等点缀其间,一幅美丽田园画卷徐徐展开。

  沙浦镇是粤港澳大湾区少有的“零工业污染”的绿色生态发展区。为琢好这块“璞玉”,肇庆提出,发现和重塑沙浦乡村价值——推动沙浦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和全域创建中国农业公园,把沙浦打造成为近悦远来、人人向往的“岭南水乡·梦里老家”。

  “以前我们单纯发展农业生产,现在向新型旅游业态转型,全力打造一个田园旅游综合体。”梁锦波说,沙浦正成为越来越多市民游客向往的“诗与远方”。

  富县必先强镇。今年以来,肇庆紧跟省委步伐,深入实施强镇工程和乡镇强专特分类创建行动,为全市105个镇(街、乡)“精准画像”“分类施策”,以“抓两头促中间”来推动全市镇域实力整体提升。目前,全市乡镇被划分为19个城区镇、16个中心镇、32个专业镇、30个特色镇和8个普通镇,推动各镇(街)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

  立足自身实情,今年初,肇庆创造性启动“两工两农”4个乡镇示范建设——以鼎湖沙浦镇、四会大沙镇、高要金利镇、怀集下帅壮族瑶族乡作为第一梯队,并相继在四乡镇召开现场会、制定出台具体实施方案,通过示范建设打造示范样板,以点带面落实“百千万工程”,努力走出一条城乡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肇庆路径”。

  一子活,全盘皆开。首届金利五金国际博览会吸引了180多家五金企业前来参展,金利镇企业“含金量”不断提升;落户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大沙起步区的6个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启动建设,投资达20亿元,“小城大沙”活力持续激发;怀集县下帅乡做大做强“村投公司”,带动1000多名村民就业、推动5个入股村村集体收入全部超过10万元、3个超过18万元;沙浦镇天湖鹭鸟邨、黄布沙村等国家3A级旅游景区正加快创建,“农业+教育+体验+康养”农耕体验品牌逐渐响亮……

  “点上开花”更要“百花齐放”。参照“两工两农”路径,肇庆又

  以四会古驿碧道、广宁古水、封开南丰、高要禄步为试点,探索推进“两文两商”等示范镇建设,精准定位、厚植优势,同时选定33个代表性镇街作为2023年我市“百千万工程”重点建设镇,着力打造一批综合实力强镇、工业示范镇、农业特色镇、商贸现代镇、文旅特色镇,激发乡村振兴“镇”能量。

  兴村:把每一粒高质量发展细胞做强做优

  行走在德庆东璞农业的贡柑生态果场,郁葱的果树尽情沐浴着阳光,青涩的果实挂满了枝头。果树之间,“贡柑妹妹”陈慧正仔细观察着贡柑的生长情况。

  大学毕业后,陈慧选择做一名“新农人”,扎根德庆乡村种植贡柑。在她带领下,德庆贡柑成功走出中国、卖向全球。“希望用新理念新技术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为农业强国赋能。”陈慧表示。

  农村是检验“百千万工程”成色的重要抓手。肇庆着力建设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抓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结合万名干部人才入县下乡、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做好“土特产”文章,打造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努力把每一粒高质量发展的细胞做大做强做优。

  ——以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肇庆已率先在广东全省高标准谋划建设7000亩的粤港澳大湾区(肇庆高要)预制菜产业园,组建预制菜产业、原材料供应商两大联盟,去年全市预制菜工业总产值超200亿元。当前,肇庆大力实施农业强市“成百上千”工程,打造畜禽、蔬菜、水产、水果、预制菜等10个产业集群,精心做好“土特产”文章,努力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

  ——以美学思维建设美丽农村。肇庆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基础上,依托各村资源禀赋,拓展农文旅融合新业态,全市超过八成的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以上标准,新建7条乡村振兴示范带总长超200公里。近日,由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大型文旅探访节目《山水间的家》就聚焦了封开励志新村,向全国观众充分展现了肇庆宜居宜游乡村的良好成效。

  ——以职业化方向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肇庆以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动能为重点,大力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培优工程,建立农业龙头企业梯次发展培育机制,率先在全省组建“新农人联盟”,积极出台优惠政策、搭建互动平台、组织学习培训,引导支持“新农人”创新创业。

  ——以精准结对推进驻镇帮镇扶村。肇庆持续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扎实推进驻镇帮镇扶村,与对口协作的佛山市共同创立了肇庆首个产业振兴大数据应用平台,形成“镇镇有产业、队队有项目”的良好帮扶局面。2021年以来,已推动超150个农业产业“造血”项目落地,帮扶镇中超8成的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万水千山,步履不止;辞旧迎新,正当其时。肇庆正以头号工程的力度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奋力为广东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取得新突破作出肇庆担当和贡献。再造一个新肇庆,未来可期!

西江日报A04A04用心书写富县强镇兴村新画卷 2023-10-11 2 2023年10月1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