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肇庆市妇幼保健院“母婴健康E门诊”。 西江日报记者 陈松连 摄
西江日报记者 陈松连
10月8日上午,已经怀孕23周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妇冼女士,来到肇庆市妇幼保健院的孕产妇“母婴健康E门诊”。除了进行正常的产检项目,接诊医生、市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主治医师刘仲还为其开具了检查乙肝病毒载量的检查单。这是我市开展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其中一项有效措施,若冼女士的乙肝病毒复制量比较低,她只需继续正常产检观察,若检验出她的乙肝病毒复制量比较高,则需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切实保障母婴健康。
据了解,在省、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支持下,今年6月,肇庆市妇幼保健院“母婴健康E门诊”正式建立运行。“成立母婴健康E门诊的目的,主要是规范诊治感染孕产妇,为其提供病情监测与评估、咨询指导、规范用药、安全助产与科学喂养指导等‘一站式’服务。”市妇幼保健院保健部医师温文龙告诉记者。
据介绍,“母婴健康E门诊”实施“首诊负责制”,主要对感染孕产妇严格实行专案管理,并做好感染孕产妇的早诊断、早治疗,为符合治疗指征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提供规范的抗病毒治疗等。同时,加强对感染孕产妇的健康教育,并为感染孕产妇提供支持、关怀和转诊服务,最大程度保障感染妇女的权益。
刘仲告诉记者,“母婴健康E门诊”坚持“逢孕必检 逢阳必治”的原则,所有前来门诊产检的孕产妇(包括流动人口),医院都会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在孕12周前为其免费筛查乙肝病毒等传染性疾病。“若产妇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我们就会将其列入产科E门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妇登记追踪总表,根据相关要求,对其实行有效跟踪管理,一直跟踪至其分娩后,还会对其进行产后随访,了解其喂养情况,最终目的是成功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
据介绍,今年以来,“母婴健康E门诊”已为110名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进行了追踪管理,并对其中38名乙肝病毒复制量较高的孕产妇进行用药治疗,有效保障母婴健康。为方便医护人员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的沟通交流,该门诊还专门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医护人员在群上及时指导解答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的疑问。
记者了解到,为有效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我市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孕产妇提供必要的实验室检测和辅助检查。密切监测孕产妇肝脏功能情况,给予专科指导,必要时提供转介服务。同时,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对符合条件的孕产妇进行抗病毒治疗。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孕产妇所生儿童,出生后12小时内尽早接种首剂乙肝疫苗,同时注射100国际单位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按照国家免疫程序完成后续乙肝疫苗接种。加强对免疫效果的追踪,在儿童完成最后剂次乙肝疫苗接种后1-2个月及时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检测,了解儿童乙肝感染状态及获得抗体保护的情况,以明确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效果。
记者从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获悉,由于采取阻断措施规范有效,近5年,我市避免乙肝母婴传播22800多例,母婴传播基本阻断,消除工作成效显著。截至2022年底,我市乙肝母婴传播率为0.31%,与全省乙肝母婴传播率0.74%相比,处于中上水平。
据统计,2020-2022年,我市共为11.2万位孕产妇提供了免费的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服务,为9200名乙肝孕产妇提供了规范的诊疗服务。近三年,我市孕产妇的抗体检测率均大于99%。2022年,乙肝暴露儿童免疫球蛋白及时注射率、首剂乙肝疫苗及时注射率分别为95.15%、9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