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陆志锋
特约记者 胡玉坤 通讯员 范泓希
日前,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以下简称“肇庆集聚区”)富溪片区道路纵横,塔吊林立,数十辆施工车辆来回穿梭,连片产业用地铺开,通用厂房等拔地而起,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公司今年4月和肇庆集聚区正式签约,建设用地4月挂网,5月份拍地即实现开工,让好博成为肇庆集聚区摘地速度最快的项目。”深圳好博窗控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深圳好博窗控项目的快速落地,是肇庆市全力做好用地保障,坚决打好打赢制造业项目建设“大会战”的生动缩影。据悉,自“大会战”今年8月开展以来,我市紧盯“未供地、未动工、未竣工”产业项目落地建设,坚持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绕项目转,进一步抓好自然资源各项工作,为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发展提供更坚实用地保障。
推出齐全“熟地”
实现签约即拿地拿地即动工
用地保障是制造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为满足项目迫切用地需求,更好服务项目落地,今年肇庆市目标打造连片工业“熟地”8800亩,打造“标准地”3800亩,并集中在肇庆集聚区、金利高新区、肇庆新区临港产业区等市重大产业平台以及各县(市、区)的省级开发区进行投放。
据悉,这些“熟地”地块征地拆迁已完成、用地手续齐全、基础设施完善、准入条件明确,企业根据自身实际选定心仪地块后,便可直接与市、县级招商服务专班洽谈项目落地事宜,享受招商团队全流程“母亲式”服务,通过实施“双容双承诺”机制、 下转03版▲▲紧接01版
设立项目代办专班等提速措施,由地方政府指派专人导办跟办用地审批手续,推动产业项目“签约即拿地、拿地即动工”。至目前,全市已完成储备工业用地“熟地”超过2003亩,打造“标准地”超过544亩。保障了广东大旺法拉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创供应链管理(肇庆)有限公司、肇庆市聚业建设有限公司、肇铃车业(肇庆)有限公司等项目落地。
肇庆集聚区作为我市制造业发展的主战场,自起步建设以来,便把打造连片工业“熟地”作为重点工作之一,通过不断强化要素保障,为项目落地创造更好条件。如市管起步区先通过利用省政策,坚持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根据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以及落地时序等因素精确配置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争取到指标后全部配置到落地项目中,同步再开展下一批用地组卷工作,确保全覆盖。至目前,市管起步区已出让20宗土地,正在挂网出让土地13宗,合计为33个引入项目保障了用地。在用地指标中,超过八成获得省指标支持,为台铃、星际、正创、环驰、淼盛、欧亚达、尚狮等多个产业项目以及市管起步区路网、土方平整工程等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了用地保障。据统计,肇庆集聚区市管起步区平均每8天就向1个项目实现供地,不仅速度快,且节约市财政资金超9亿元,成绩走在全省前列。
目前,除了肇庆集聚区外,肇庆各地正围绕保障项目落地目标,快马加鞭抢抓进度。如世界新能源500强企业协鑫集团肇庆项目落户四会市,并于8月30日正式动工,从肇庆初次到企业登门拜访到项目动工仅仅用125天,供地时间从半年压缩至1个月,实现了“拿地即动工”;高要区金利镇落实153亩整备齐全的优质“熟地”,聚焦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配件、先进装备、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导向,力邀优质项目入驻……
健全机制凝聚合力
全力打好要素保障“主动仗”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共组织召开9次市建设用地审批小组会议,共审议通过153宗建设用地申请事项,报批总面积达2.11万亩,累计使用各类用地指标1.9万亩,其中7373亩用地指标用于产业项目建设,切实保障了小鹏汽车、宁德时代、金晟新能源电池、奇乐之仁堂、裕辉农牧公司现代化农业综合体、德庆冠旭时尚电子科技园等140个产业项目用地需求。
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大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基础上,肇庆高新区进一步积极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城,“扩园为城”,纳入了“十四五”重大工程项目,作为国家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顺利列入2023年第二批国家重大项目清单。项目规划总面积约43.8平方公里,以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为主,争取到3000亩国家用地指标保障。
盘活低效用地
挖掘土地存量增量
我市从2020年开始部署开展产业用地整理提升专项行动,从增量和存量两方面,特别是从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入手,进一步挖掘产业用地空间,提升产业用地综合利用水平,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2022年,全市完成整理提升产业用地8.82万亩,解决576个产业招商项目,2.55万亩用地保障问题。
近日,在高要区南岸街道马安片区原哈伊马角地块,闲置多时的用地已重新平整、建设和连片开发,目前该地块已引进4个优质项目……
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是解决当前土地供需紧张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年来,我市通过全面摸清存量建设用地底数,建立完善存量土地数据管理平台,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深入挖掘土地潜力,大力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高要区南岸街道马安片区哈伊马角地块,原属于哈伊马角(高要)陶瓷有限公司,近年来因发展计划调整而停产,成为闲置用地。在近年的新一轮产业用地整理提升专项行动中,肇庆市、高要区相关职能部门多次主动与企业沟通交流,最终与企业达成该宗闲置土地收储协议,进一步盘活土地存量。经过招商引资和项目遴选,目前该地块共引进4个包括超2亿元的优质项目,包括力源科技新能源汽车零配件项目、广东禅通风机制造有限公司项目、肇庆市欧曼迪克智能家具有限公司项目及肇庆市欧风智能家居有限公司项目,大大提升土地质量和效益。
在怀集,该县推动工业园区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以及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同样取得突破性成效。该县通过成立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摸排整改和提升工作专班,对园区内的闲置土地、低效用地进行调查摸底,建立低效用地台账,逐个研究制定处置方案,做到“一企一策”“一企一档”。截至目前,该县共完成产业用地整理提升92.55亩,完成租转征1641.82亩、预计可释放产业用地900亩,为企业落户园区、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供用地保障。
利用政策红利
多途径落实用地和资金保障
面对项目落地所需用地指标这一重要资源要素,我市积极从国家、省、市不同层次政策争取指标,充分利用政策红利,积极争取国家、省级指标,并争取市级指标等途径,全力保障基础设施、重点产业等重点项目落地,并通过用好各类国家政策,多途径落实资金保障,确保征地、基础设施配套、三通一平等顺利开展。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高水平打造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怀集县成为唯一写进该《纲要》的县级区域,可争取利用国家的政策。怀集县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平台”的身份,争取到使用国家计划指标的“通行证”。同时,该县还依托《纲要》,以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及配套设施项目成功申请百亿专项债,保障资金支持。
如,广州市莱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莱檬(肇庆)大健康产业园建设项目落地怀集,预计总投资额约10亿元,项目使用的正是国家计划指标。如今,莱檬项目将在今年内迎来首条生产线投产。
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紧紧围绕制造业项目建设“大会战”工作部署,以“发展有空间、项目有土地、审批有效率”为目标,吃透国家和省用地保障新政策、新要求,用足用好国家、省、市三级指标政策,持续加大存量土地盘活力度,全链条做好“规、征、批、供、建”各环节服务,为产业项目落地提供高效土地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