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农业强市建设

2023年12月01日 西江日报

  西江日报记者 李钰聿

  建设畜牧强市是肇庆建设农业强市的重要一环。不久前,计划总投资33.5亿元、位于封开县的越秀农牧封开生猪养殖一体化项目顺利完成首批引种任务,8675头生猪安全到“家”,肇庆生猪产业新版图进一步拓宽,畜牧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今年以来,肇庆市农业农村局以“调结构、优供给、强安全”为目标,深入实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四个行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助力肇庆高质量发展。

  智能提质,绿色转型齐头并驱

  要推动畜禽养殖向现代化转型,标准化建设必不可少,数字化发展迫在眉睫。以生猪产业为例,市农业农村局推动肇庆鼎和农牧永固项目、肇庆新辉园等5个项目实施楼房养猪模式,带动全市畜禽养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纵观肇庆畜牧业各大型项目设施配置,自动饲喂、智能环控、大数据云平台等已经成为标配。

  记者走进封开粤宏康杏花鸡产业园办公楼,一块巨大的屏幕上显示着蛋鸡实时存栏量、合格蛋数、饲料塔余量等数据,以及生物安全预警、基地的实时监控画面。公司通过使用自动环控系统、自动饲喂系统、除臭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等智能化设备,控制蛋鸡养殖环境湿度、温度、饲料摄入量,更好地确保蛋鸡健康以及蛋的品质。

  智能化应用不仅能节本增效、提升竞争力,更能促进畜牧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动畜牧业向绿色科学转型。近年来,由瀚蓝驼王生物科技(肇庆)有限公司投资8000万元建设的肇庆市区域性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处理中心采用“高温高压干法化制”的工艺,对全市生猪等畜禽养殖、屠宰、流通环节产生的动物源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理后得到的油脂和肉骨粉用于生产生物柴油及有机肥等,实现全市动物源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强链延链,打造畜牧全产业链

  提起畜牧业,以前人们首先想到的仅仅是养殖,如今,养猪就能打造出一条产业链,例如肇庆鼎和农牧有限公司,已建成生猪饲料生产、数智化养殖、生猪屠宰加工为一体的生猪养殖产业布局。

  近年来,肇庆支持畜禽养殖企业向屠宰加工延链发展,促进全产业链条融合发展。高要粤腾食品产业园和广宁永盛肉食品加工产业基地的生猪屠宰线已经投产,目前正进行冷链、猪肉精深加工标准化车间的建设;高要好滋润肉类综合体项目主体工程计划年内竣工;颐丰(怀集)现代农业智慧产业园项目主体项目动工,计划2024年上半年竣工;封开粤宏康杏花鸡中央厨房项目年内开工建设,计划2024年投产。

  同时,肇庆市实施屠宰整治优化行动,推动畜禽屠宰向标准化转型,有力支撑全市畜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印发《肇庆市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肇庆市活禽屠宰厂(场)备案指引》,积极推动肇庆市10家生猪屠宰场进行标准化升级改造,2022年端州区肉联厂、大旺屠宰场成功创建成为省级标准化屠宰场,2023年有3家生猪屠宰企业纳入省标准化屠宰场创建名单。

  “六畜”兴旺,畜禽企业齐放异彩

  走访肇庆畜牧业,记者明显感受到三产融合大行其道,不是“一猪独大”,而是生猪、杏花鸡、鹧鸪、鹅等畜禽齐放异彩,可谓是“六畜”兴旺。

  据了解,今年以来,怀集德康幸福猪场、肇庆兴泰农牧有限公司怀集项目等5个大型生猪养殖项目投产,全部达产后可年新增生猪出栏65万头;肇庆鼎和农牧三斗生猪养殖项目、高要宝元生猪养殖项目二期等项目正加快建设中;总投资3亿元的封开粤宏康杏花鸡产业园项目4月份投产,项目达产后,年存栏杏花鸡种鸡50万套,带动杏花鸡年出栏3000万羽,商品蛋鸡存栏300万羽,年产鸡蛋约6万吨;总投资5000万元的广东正利农牧有限公司第一期水禽加工线,于2017年投入生产使用,年屠宰水禽360万只,供应香港市场水禽300万只,现年产值近3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3000多万美元;广东甘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鸪基地2023年上市种苗800万羽,产值4200万元。

  畜牧企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当地带来经济收益,还能为当地农户带来工作机会。记者从广东甘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了解到,当地农户代养800万羽肉鸪,产值2.1亿元,同时该公司可为当地提供200多个就业岗位。

  下来,市农业农村局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聚焦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按照《肇庆市实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七大工程”三年(2023—2025 年)行动“1+5”工作方案》部署,通过抓大项目、大加工、大链条建设,推动肇庆市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西江日报A03A03肇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农业强市建设 2023-12-01 2 2023年12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