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畴织锦绣,“农”墨绘新景。当前,肇庆正积极围绕农房风貌提升多管齐下,加强农房建设管理和服务,强化新建农房建设管理和服务,扎实推动存量农房“微改造”,助力“好房子”向“美村镇”延伸,点燃乡村发展信心。(12月19日《西江日报》)
农房建设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乡村整体面貌,不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需求,也是惠及群众的民心工程,对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5月份省“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城镇建设专班印发的《广东省农房质量安全风貌提升和农房建设试点行动方案》提出,要强化农房规划建设管控,加强既有农房安全整治和新建农房质量管控,塑造农房特色风貌,建设绿色农房,规范农房建设管理,建设“功能现代、结构安全、成本经济、绿色环保、与乡村环境相协调”的宜居农房,提升乡村建筑风貌,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肇庆市鼎湖区、广宁县、封开县等地在规划先行、保留特色的基础上,坚持试点先行、分类推进,通过党员带头、示范带动,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将农房风貌提升与文旅产业发展有机结合等形式,扎实推动存量农房“微改造”,使肇庆众多乡村的农房风貌和质量得到有效提升。特别是在资金筹集方面,肇庆市各地通过“政府投、群众筹、乡贤捐、企业帮”的模式筹措建设资金,探索出“扮靓”农房、建设美丽乡村的“肇庆路径”,取得了良好成效。事实证明,肇庆市积极落实省“百千万工程”和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相关部署要求,因地制宜推动农房风貌品质提升,通过“微改造”让乡村农房“安居”更“宜居”,让农民住上“好房子”“美房子”,满足了广大农民群众改善住房条件的需求,让乡村振兴焕发出新气象新面貌,有力推动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农村美不美,环境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质量提升。农房旧貌换新颜,是政府部门以美学思维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具体举措,也是政府部门立足群众所需,切切实实把好事实事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农房“微改造”为提升村庄“颜值”、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广大农民生活质量带来了“看得见的变化”——农房换“新妆”,更加干净整洁、整齐划一,成为乡村的一道靓丽风景;农村变得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带旺了乡村旅游、民宿产业等,促进农民增收;农民群众生活变得更美好、日子变得更有奔头,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区域发展更协调。更重要的是,“扮靓”农房后,新面貌带来新气象新希望,提振了乡村振兴的精气神,点燃了村民们对乡村发展的信心,激发了村民们的主人翁意识,让越来越多村民由“心动”变“行动”,主动参与建设美好家园。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农房美、住得好、生活好才能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肇庆要继续抓好农房质量安全风貌提升和农房建设试点工作,强化新建农房设计审查,加强乡村建设工匠培训和管理,鼓励建立驻镇(村)设计师制度,引导建筑设计类企业、单位投身“百千万工程”,深度参与农房建设试点行动。与此同时,政府部门还要通过加强技术服务、试点示范、督导评价、宣传发动等进一步守好农村住房安全底线,提升农房建设品质和风貌管控,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改善住房条件的需求,推动肇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