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与会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奋勇当先谋发展实干担当谱新篇

2024年02月02日 西江日报

  2月1日,出席肇庆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的代表们继续分组审议。大家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聚焦新型工业化建设、民生实事、文旅产业发展等领域,认真谈体会、提建议、谋良策、绘蓝图,为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肇庆新篇章贡献力量。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

  如何挺起肇庆制造业“脊梁”?政府工作报告指明了方向,提出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落实新时期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意见,积极对接千亿级链主、嵌入广东万亿级集群,加快构建肇庆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市人大代表、广东爱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部长刘传东认为:“新型储能产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目前正迎来高速发展黄金时期,肇庆也有着较好基础,建议肇庆尽快成立新型储能行业协会,定期组织行业学术研讨会或论坛,为新型储能行业技术进步提供交流平台,带动上下游企业快速平稳发展。”市人大代表,鼎湖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江栋才对此也提出建议,希望肇庆出台相关政策,加快发展新型储能产业,建好储能产业集聚区,培育打造新的支柱产业。

  当前,“两新”产业正催生千年古城肇庆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市人大代表、肇庆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任喜跃建议肇庆加强顶层设计,编制好培育新能源产业规划,同时依托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发挥土地人力等资源优势,建成完整产业链,布局固态电池、液流电池等产业。他认为,要重视人才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大力培育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产业领军人才、创新和管理团队、产业技术人才,并列入“西江人才计划”,推动本地高等院校与企业产学研融合。

  肇庆新型工业化建设将坚持新老并举,完善“主导+特色”产业体系。“在当前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传统的金属加工企业也迎来发展机遇。”市人大代表、广东金田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励峰表示,当前传统金属加工企业正积极根据产业发展形势进行转型升级,希望政府大力推动四会金属加工行业融入新能源产业,研发生产适配高端新能源汽车的专用电磁线,进一步提升本土金属加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持续做大做强制造业。

  市人大代表、肇庆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陈瑞爱建议,肇庆要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持续打造“一镇一业”特色项目;同时,实施人才强镇战略,注重培优产业技能人才,加强以应用牵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把创新落到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目前我市民营企业主体庞大,但“专精特新”企业基数低、占比低,创新氛围也不足,创新发展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市人大代表、肇庆晟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林丽表示,“专精特新”企业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建议肇庆大力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程,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支持,建立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数据库,定制“一企一策”专属服务包,同时全面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协同创新发展,推动“专精特新”企业与龙头企业深度合作,赋能高质量发展。

  用心办好民生实事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全市财政投入民生类支出322.9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7.3%;实施“稳就业20条”,城镇新增就业4.3万人;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小学校23所、公办幼儿园9所,分别新增学位3.52万个、2325个……报告中一串串饱含温度的数字,成为过去一年里的生动注脚。

  “去年经济如此困难,民生类支出还是得到了增长,体现了党委政府对民生事业的重视与关心!”市人大代表、肇庆市第六中学校长王东辉感慨万分。作为一名来自教育系统的代表,他建议要持续加强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切实保障教师待遇,使其安心教学。要统筹谋划市域普通高中,保障高中学位的有效供给,着力解决端州城区公办高中学位不足问题。大力发展九年一贯制学校,加快建设特殊学校,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捐资助学助教,着力提升我市教育水平和质量。

  “我们要抢抓机遇,合力推动、全方位实施‘百千万工程’,重点做好省级项目对接和市级重点项目培育、储备等工作,争取更多资源向肇庆倾斜。”市人大代表、肇庆中学党委书记陈淑玲建议,肇庆应全力促进县域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和县域高中发展,用好用足教育政策,整合全市各地资源,加快劳动教育基地建设,做大做强研学基地。同时积极出台政策、措施,进一步吸引高校和中职院校毕业生留肇工作,释放创新动力和人才红利。

  就业问题也是代表们关心的民生热点之一。市人大代表,怀集县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广辉建议肇庆谋划举办系列公共就业招聘活动,全力保障企业用工需求,促进城乡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深入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惠民政策,健全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依托省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如何对‘长者饭堂’进行升级,让其真正发挥作用,我认为这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市人大代表、市广播电视台主持人管理中心主任刘馨建议,肇庆应全面升级长者饭堂,并将长者饭堂与当地企业挂钩,采取中央厨房的形式,精准保障长者,特别是孤寡困难长者的餐食营养。

  “市民在使用过程中主要遇到停车、找车、计费等问题,何不借鉴广州、深圳等城市经验,推动我市共享单车更规范管理运营?”针对共享单车的管理问题,市人大代表、肇庆市颂德中学副校长房永俊建议由肇庆市交通部门牵头,联合城管、交警等部门共同发挥作用,促进共享单车企业合理投放及科学运营,共同促进城市绿色、共享、创新、协调发展。

  扩内需增动力

  推动文旅体融合发展

  奋进新征程,文旅产业发展空间广阔。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进文旅体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大文旅体领域改革创新和投资力度。

  市人大代表、市科技局副局长刘端端建议,肇庆应集中力量培育和打造具有肇庆特色的文体旅活动品牌,做好乡村旅游、民宿建设、农副产品品牌培育以及销售等规划,为文体旅市场打造更多经济增长点,助力“百千万工程”提质提速。

  “经过全面升级改造的宋城骑楼街,成为近期网红打卡地,有效带旺城区人气。”市人大代表、端州区就业服务管理中心主任刘上粤建议,为更好地吸引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肇庆应增加更多本地历史文化元素,如在丽谯楼前广场举办展现本地文史场景的演出,在骑楼街开展民俗巡游活动等,以活动带旺周边人气。同时,还可通过多种媒介广泛宣传,讲好肇庆故事,宣传肇庆旅游。

  作为文旅界的一员,市人大代表、德庆县悦城龙母祖庙文物管理所负责人叶汉文特别关注报告中的文旅方面内容。他表示,如今旅游市场逐渐升温回暖,肇庆抓住契机,在夜间旅游、体育旅游、民宿旅游、乡村旅游、演艺旅游等方面精心策划,实施了一批文旅项目,有效刺激文旅消费。他建议,肇庆要持续解放思想抓实文旅工作,通过整合全市旅游资源,持续引进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文旅项目,拿出硬招实招,防止区域内旅游项目同质化竞争,促进文旅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文字/西江日报记者 肖桂芳 陈松连 刘浩辉 林琳 陈明红 谢江涛 陆志锋

  统筹/西江日报记者 陈明红

西江日报A03A03奋勇当先谋发展实干担当谱新篇 2024-02-02 2 2024年02月0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