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信念坚守革命从董必武手迹展看其不朽一生

——『作始也简,将毕也钜』董必武手迹展二月四日亮相肇庆
2024年02月02日 西江日报

董必武在肇庆留下珍贵的影像。                            图源:《肇庆画册》

  董必武(1886年3月5日-1975年4月2日),原名董贤琮,又名董用威,字洁畲,号壁伍。湖北黄安(今红安)人。曾任中共六届中央委员,七、八、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奠基者。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董必武是参加党的一大的十三名代表之一,在那个纷乱的时代里,他与李大钊、陈独秀走过同样的人生道路,由读私塾、考秀才、任教到赴日本留学,了解到共产主义思想,再回国革命: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加入护国运动,是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风云的见证者。然而,在经历种种失败、挫折后,他最终坚信马克思主义、选择了共产主义。此后在漫长的革命征程上,不少战友和同道者纷纷倒下或落伍。而董必武则毅然决然地走着自己选择的道路,在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董必武站在毛泽东身旁,成了这划时代场面中仅有的两位“一大”代表。

  董必武的一生,是探求民族解放、追求共产主义的一生,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董必武还是社会主义法制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是人民司法事业的主要奠基者。他对人民法院的性质、任务、原则和制度作了一系列的阐述,至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董必武曾先后三次来到肇庆视察工作,留下了珍贵的影像,党和人民永远怀念他。为进一步传承红色精神,让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了解董必武革命奋斗的一生,怀念董必武、学习董必武。2月4日,由中共肇庆市委宣传部联合市文广旅体局主办、市博物馆承办的“作始也简,将毕也钜——董必武手迹展”在肇庆市博物馆正式开幕。本次展览分为“作始也简 将毕也钜”“风景这边独好”“旭日方昇旦气扬”“深信前途会伐柯”四个篇章,集中展出98套董必武手迹(复制品)、多件文物、2幅苏绣、3幅油画等艺术品。

  董必武是一位信仰坚定的马列主义者,同时也具有丰厚的传统文化修养。他创作了大量旧体诗词,语言凝练,意象生动,是其革命生涯的重要记录,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半个多世纪中华民族解放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波澜壮阔的进程,是一部难得的革命史诗。董必武还是党内著名的书法家,书法功底深厚,楷书凝重端庄,行书清新飘逸,具有浓厚的书卷气息。其诗作和书法相得益彰,将诗意与书艺完美结合,具有极高欣赏价值。

  现场展出的近百件手迹,绝大部分是董必武在各地参观、视察时题写,或应请书写,或家属留存,这些作品都是从他在1938年到1975年间题写的众多的手迹中遴选出来的,其中很多是首次公开。这些手迹的原件大多已被定为国家级文物,现分别收藏于数十家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以及个人。其中,《为上海一大会址题词》是董必武书法手迹的重要代表。1956年大年初一,70岁高龄的董必武重访中共一大会址,为纪念馆作了两幅题词,其中一幅就是“作始也简,将毕也钜”,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据悉,在资料收集过程中,众多收藏单位和个人满怀着对董老的崇敬之情给予了积极的响应和支持,正是因为大家的共同努力,才使如此之多的董老手迹得以集中呈现,共同追忆老一辈革命家的峥嵘岁月,殊为不易。届时观众可前往市博物馆一睹董老的诗文风采和革命者气度。

  西江日报记者 袁丽娟

西江日报A08A08用信念坚守革命从董必武手迹展看其不朽一生 2024-02-02 2 2024年02月0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