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张苑卉
通讯员 叶善恩 黄水仙 程月明
新春将至,广宁县赤坑镇莲花古树公园的古树枝繁叶茂,归家游子带着幼童在树下讲述儿时趣事,诉说乡愁。不远处的云山里古树公园,观景台上游人如织,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画面……截至目前,全市共23个古树群,赤坑镇独占7个,堪称全市古树名木保护第一镇。
近年来,广宁县赤坑镇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大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让古树名木“老有所养”,还将古树名木作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重要生态载体,打造更具特色的古树名木公园,让其成为当地群众休闲的好去处、外来游客休憩的新驿站,把古树名木的生态价值和人文价值相结合,真正让古树名木“活”起来,促进古树名木与城市乡村、历史人文和谐共存,留住绿美肇庆乡愁记忆。
加大保护力度
让古树名木“老有所养”
在赤坑云山里古树公园,一棵棵硕大峥嵘的古树映入眼帘,树冠相交,亭亭如盖。园内有百年以上古树57棵,包括红锥、枫香、山蒲桃等10个树种,以红锥数量最多,共有24株,最高树龄为2株270年的红锥,这是广宁县古树密集度最高的公园。公园内,古树通过建立“一树一档”,实现有品种、有铭牌、有位置、有巡查。这是赤坑镇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利用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赤坑镇把古树名木保护作为推进绿美生态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举措,对古树实行“一树一策”保护,对在册古树名木标注树名、级别、编号、科属、树龄等信息,实行动态管理。据统计,该镇现有登记建档的单株古树名木157株,涵盖31类树种,其中以红锥、枫香等为主,200年以上树龄的有75株,树龄最大的360年。
同时,赤坑镇结合镇村“林长制”、护林员管护制度,签订管护责任书,明确管护责任人,负责落实日常巡查维护,实行常态化管护。还定期组织专业人员落实古树名木复壮、除虫、加固等保护措施。若出现树木生病或外来因素可能造成伤害时,与县镇林业部门联合,组织专业人员到现场开展抢救性保护。
打造“古树+”模式
发展林旅融合
隆冬时节,云山里村内的古树公园,不少徒步爱好者在观景平台拍照留念,为深山小村带来了人气。这个集古树保护、旅游观光、绿色生态、文化乡村等功能于一体的云山里古树公园,建有观瀑平台、景观亭、休息廊和观景平台等,展现美丽乡村文化生态休闲活动特色。古树公园的建成有效改善了古树生长环境,在留住“绿色乡愁”的同时,也切实提升了赤坑的乡村环境,赤坑镇在此基础上延伸打造更原生态的旅游风景点,打造“古树+”体验模式,全力推动林旅融合发展。
为推动生态资源向旅游资源转化,赤坑镇将以加强保护为主,打造一批集休闲、健身、亲子、科普、文化展示、产业发展效能于一体的新业态综合公园,结合周边特色景观,讲好古树故事,展现赤坑风光,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绿美广东建设。
赤坑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将结合惠爱村文旅特色典型村培育、“云山里康养旅游示范带”建设,充分运用即将建成的旅游集散中心、登山培训基地和云山里瀑布景点等旅游基础设施,规划打造“古树”+乡村体验、“古树”+登山体验旅游线路,充分发挥古树资源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