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驳古碑中记录千年古邑历史

2024年02月05日 西江日报

四会本地出土的古碑,右一为清光绪“四会县正堂告示牌”石碑。

明“景泰三年敕命”碑,碑文为:奉天承运,□□敕曰:国家兵卫之设,所以分理军政。长贰皆以勋臣处之。至于协赞其幕者,亦必得文迺,克有济尔。南京龙骧卫经历司知事,□省,始由□谞,授以斯职,历年既久,式克慎勤,是用□尔阶修职郎,锡之敕命以为身,□其益尽心,毋怠厥事。钦哉。敕命景泰三年九月贰合日之宝。

  碑文中的儒家道德、官员任命、法律政策、政府告示

  “文残字磨灭,往事记何人。”文物是真实的历史遗存,它们犹如吉光片羽,值得珍视。石碑因其材质特性,得以“穿越”千年时空,静静向我们诉说那一段段历史往事。

  四会作为一座千年古邑,拥有2230多年的历史,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近日,在四会市博物馆展出了多件四会本地出土的古碑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四会历史文化的窗口。

  文/西江日报记者 胡美娟 通讯员 雷越

  图/四会市博物馆提供

  1月12日起在四会市博物馆展出的《四会古碑陈列展览》,精选了明嘉靖“宋儒范氏心箴”石碑记、清光绪“四会县正堂告示牌”石碑等7件碑刻以实物形式展示,增加图片形式展示清严云藻中举碑、清吴大猷中举碑、中华民国四年“广宁、四会、三水等县知事兼警察所长公示”石碑等9件碑刻,丰富碑刻展示区域的文物数量和介绍内容。这些碑刻资料不仅有力地证实了历史事件,还提供了珍贵的历史文献,为今人了解古代历史提供宝贵参考。

  明嘉靖的“宋儒范氏心箴”石碑记,是明代嘉靖年间的一块石碑,碑文内容为“宋儒范氏心箴”,强调了儒家道德观念对个人修身的重要性。

  清光绪的“四会县正堂告示牌”石碑,这是一块官方的公告牌,上面刻有清光绪年间的告示,旨在告知民众有关法律、政策等信息。

  明“景泰三年敕命”碑,此碑材质为砚石。晕首,长身,上窄下宽,上端为双龙戏珠图,两侧为云纹。这是任命修职郎的敕命。

  清光绪“四会县正堂告示牌”石碑,此碑材质为砚石,碑身部分残缺。平顶,斜角。碑额竖列,阴刻“钦加四品衔赏戴花翊四会县正堂加十级纪录十次”。碑文竖列,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四月初五日告示。碑文记述广宁的竹木山场业主客商,以运输竹木为业,从广宁运货至四会仓岗,被土豪恶棍敲诈勒索,血本无归。客商因此告之官府,官府立此文告示,对纠众截抢者从严处置。

  此外,以图片形式展示的清严云藻中举碑、清吴大猷中举碑等9件碑刻,这些中举碑刻是古代科举制度的见证,上面刻有中举者的姓名、功名、籍贯等信息,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和对人才的选拔机制。

  古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传承、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的重要载体。通过研究和保护四会古碑,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四会的历史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西江日报A08A08斑驳古碑中记录千年古邑历史 2024-02-05 2 2024年02月0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