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法院充分发挥破产审判职能

司法救治让企业“涅槃重生”

2024年02月23日 西江日报

  西江日报记者 刘浩辉 刘畅

  通讯员 冼颖

  厂房大灯亮起,球磨机响起轰隆的运转声。“机器能正常运转,过段时间就能重新开工了。”近日,重整投资人陈先生和几名工人走进广宁县某陶瓷原料公司的厂房,给厂房和设备通上电,检查机器设备的状况。

  “我们正要对现有的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以后就可以直接在厂里对原料进行深加工,预计产能可以提升30%左右,还能减少15%的能耗。”投资人告诉记者,这家公司“涅槃重生”后,预估年产值在500万元左右。

  广宁某陶瓷原料公司是一家在肇庆经营多年的小微企业,主要生产经营建筑用的陶瓷原料。2021年起,由于陶瓷行业市场低迷,该公司因拖欠债务较多、资金周转困难,被多名债权人起诉并申请查封资产。

  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挽救这家企业?虽然企业注册资金只有30万元,且没有土地、房产等较高价值资产,但该公司拥有球磨生产线、水洗生产线、大破生产线及场地使用权益,生产线配套设施完备,具备市场价值和挽救可能。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要推动企业现有资产的整体处置,尽可能保留和提高企业市场吸引力,推动破产重整,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清偿率,还可以让企业走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为了保住企业,案件承办法官唐强多次与破产管理人沟通。

  不久后,破产管理人向唐强反馈,肇庆市海创陶瓷材料有限公司提出了投资意向和投资方案,投资400余万元。经肇庆中院裁定,广宁某陶瓷原料公司通过重整程序引入重整投资人和重整资金,保留企业营业执照和现有生产资质,继续在原址恢复生产经营。

  经过公开竞价拍卖,海创陶瓷材料有限公司以402.5万元竞得广宁某陶瓷原料公司的重整投资权益,成为企业投资人。投资人付清款项后,广宁县某陶瓷原料公司拖欠的工人工资得到了全额清偿,普通债权也获得了12%清偿。

  据唐强介绍,有些企业“硬资产”不多,但在技术设备和生产力上具备一定“软实力”,对于这些“潜力股”,法院要充分发挥破产审判的优势,推动企业厂房土地、设备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和资源一体式处置优化,提升债务清偿率的同时让企业“涅槃重生”。

  2月6日,投资人海创陶瓷材料有限公司委托破产管理人向肇庆中院赠送“司法创新护航投资发展,破产重整助力营商环境”的锦旗,对肇庆中院高效的重整工作表示赞扬和感谢。

  “公司已经逐步恢复生产经营了,接下来将招聘当地群众作为公司员工,为当地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近日,海创陶瓷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先生又给唐强带来了好消息。

  “破产重整依法有效解决了民营企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不断激发、释放民营经济活力和创造力,保障了地方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唐强说道。

  个案的办理效果离不开机制的支撑。据了解,肇庆中院去年制定印发了《关于充分发挥破产审判职能助力中小微企业快速挽救与退出的工作指引》,规范和完善了府院联动、破产预重整、企业整体运营价值甄别和提升等机制,指导两级法院有效挖掘中小微企业重整价值,畅通中小微困境企业的救治和退出,公平有序高效清偿债务,助力市场资源配置优化和市场活力提升。

  下一步,肇庆两级法院将继续发挥司法能动性,积极响应中小微企业的司法救治需求,指导管理人为中小微企业“量身定制”重整或和解方案,充分发挥破产审判职能,依法有效解决了民营企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不断激发、释放民营经济活力和创造力,为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升级,助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西江日报A03A03司法救治让企业“涅槃重生” 2024-02-23 2 2024年02月2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