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宁县七小学生正在习武。受访者供图
西江日报记者 夏紫怡
稳扎马步,似钟似松,屹立不倒;出掌为拳,如箭在弦,蓄势待发;腾空飞腿,如鹰击空,刚劲有力……如今,走在广宁的校园里,处处可见习武身影,武术早已浸润学子心。
近年来,广宁深入发掘、传承传统武术文化,积极开展“武术进校园”活动,举办武术比赛,不断推动广宁武术运动发展,成功擦亮“全国武术之乡”品牌。
在课间时间,广宁县第七小学的操场上,随处可见教练带领学生习武、舞龙舞狮的情景。教练认真细致地讲解腿功、腰功、肩功和步法等主要内容,让学生在锻炼中感受“站如松、坐如钟”以及“刚柔并济,四两拨千斤”的广宁武术魅力。另一边的广宁县红军小学,学生们同样在宽敞整洁的操场上习武修身,强健体魄……
据了解,2022年,广宁县全面推进武术进校园,在政府推动、校园联动、武馆互动、社会驱动等多重力量交织作用下,获得了家长、学生、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广宁县体训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县内各中小学校把武术教学融入《新课标》当中,以科学的安排和大单元形式设计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武术运动技能,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此外,学校还成立武术社团,鼓励引导广大青少年习武健身、自立自强,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不仅如此,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广宁县各镇(街)、各学校还会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课后服务,挑选对武术兴趣较高及功底较好的学生组建武术兴趣班,每周定期开设武术课程强化训练。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武术比赛、表演等相关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习武兴趣。
为了充分利用社会优质资源,发挥县武术协会、各镇(街)武术协会等民间团体的主动性和专业性,广宁县体训中心还指导民间武馆与学校建立合作式校园武术模式,打破社会、校园壁垒,将社会武术资源和校园武术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