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人才既是创新的发动者,也是技术应用的实践者,更是制度变革的推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引领驱动。在新一轮人才竞争中,各地要瞄准特色,不拘一格,提高差异化竞争力,营造真心爱才的良好氛围,用事业平台推动人才汇聚、激荡人才活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强劲的人才支撑。
立足发展需求,精准引才聚才。“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引才是增加区域人才总量的首要源头,各地要通过锚定不同领域人才、立足产业及平台基础、建立市场化引才机制等措施“广栽梧桐”,以“招龙引凤”吸引国内外各类人才。要将自身优势和经济发展需要进行有机结合,既看当前、又兼顾长远、更立足实际,从本地发展需求出发引才引智,精准编制地方人才发展计划,既明确所需人才类型,又深入分析研判人才综合素质、专业技能等,确保人才的规模、质量、结构与当前各项工作相配套、相契合,实现“一才一位一职责”的双向匹配。
把握岗位需求,精心育才用才。“生材贵适用,幸勿多苛求。”用才之基在储才,储才之要在育才。要把精心育才与用才有机结合,牢牢把握人才培育正确政治方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让各类人才砥砺初心使命,更好地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用才贵在扬长避短、化短为长,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破除选用人才上的偏见和保守思想,立足实际,在重点产业、重要项目、重大课题中进一步深化“政、企、校”合作,积极打造人才培育的平台载体,为人才搭建全面发展和充分发挥才干的广阔舞台,使人才如鱼得水、得心应手地施展才干,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有为有位有绩。
匹配人才需求,精诚稳才留才。“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要吸引凝聚来自四面八方的英才,必须把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以及优化配套服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实现稳才留才。持续优化完善人才配套服务,尤其要关心解决好子女教育、医疗保障、户籍住房等人才实际关切问题,解除人才的当前之痛、后顾之忧和长远之虑。坚持“破四唯”“立新标”并举,综合考量学历水平、研究领域、应用前景等因素,科学设置评价标准和考核方式,为人才创新提供最优环境。要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探索股权分红、期权激励等方式支持人才自主创业,更好激发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活力,实现创新与创业的“互相成就”,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在事业第一线、发展主战场。
(作者单位:高要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