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头聚力话春耕  端稳饭碗守底线

——肇庆市促春耕春播保粮食安全现场会见闻
2024年03月26日 西江日报

先进农机装备闹春耕。                                                                                                          西江日报记者 刘春林 摄

  西江日报记者 林琳

  龙年春节过后,持续的低温寡照对今年早稻栽插等农业生产活动带来不少挑战。记者昨日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当前肇庆各类农资、农机具供应充足,农田灌溉水源充足,全市各地正摩拳擦掌扎实推进春耕春播。

  从“靠天吃饭”到“看天管理”,还需依靠农业机械、农业科技、农业金融等现代农业的要素加持。3月25日,2024年肇庆市促春耕春播保粮食安全现场会在鼎湖召开。

  全球领先的农业科技创新企业、扎根本地多年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企业、来自深圳的农业科技公司、全市涉农职能部门等单位代表齐聚市农林科学院、市农业良种示范推广中心沙浦两场基地,观摩集中育秧、机械化耕作、无人机施肥飞播等春耕生产情况,积极出谋献策,齐心协力共同守稳“粮袋子”,全力以赴打响春耕生产“第一仗”。

  目前,农村种粮主体逐渐发生变化,种粮大户和社会化服务主体逐渐替代小农户成为种粮主力军,农村种粮集约化、规模化水平有所提升。深耕肇庆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长达十年的肇庆市新一心农业有限公司见证了这一变化。该公司为农户提供全程机械化作业、集中育秧、烘干加工、应急救灾、数字农业、农资配送等服务。

  该公司负责人陈志楷介绍,连续多年的调研发现,与农户自己耕种相比,因土地条件不同内容不同,土地托管费用各有不同,但总体费用节约20%~40%,有的甚至更多。

  “好的托管服务为农户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和便利,这是让农民转变认知的最强动力。比起非珠三角地区,肇庆广大农民对现代农业的转型接受程度较高,前景广阔,大有可为。”陈志楷表示,其公司计划在2024-2025年间,新增设备35台(套),服务面积50万亩次以上,提升肇庆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能力。

  先正达集团中国是中国中化控股有限公司下属的跨国央企,也是全球领先的农业科技创新企业。该公司推广以“良种+良法”为核心的作物种植全程技术方案,并推进产销衔接、发展订单农业、开展产品收储,通过数字技术、品牌建设打造智慧农业和品牌农业。

  先正达集团中国旗下中国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对外合作总监刘怀表示,肇庆是广东省农业大市,产业基础和发展前景非常好。其集团愿意发挥自身的科技、产品、服务和模式优势,与各县级政府、村集体、农户、企业,广泛开展各种形式合作,共同探索不同模式的富民强村兴业之路。

  “过去,种粮食种花生,都要靠天吃饭、看市场脸色卖粮,现在有了农业保险这颗‘定心丸’,每亩地只需要交8元,就可以享受到最高1000多元的保险补偿,种粮风险小了很多。”沙浦镇一位种植大户感慨道。

  从“靠天吃饭”到“看天定损”,背后是农业金融的纵深发展。中国人保财险肇庆分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2020-2023年间,该公司深入推进“保防救赔”农险服务,在全市开展农险防灾减损项目55个,累计投入防灾资金350万元,受益农户20万户次,积极发挥保险功能,主动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防救赔”支农惠农助农服务,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全力护航肇庆农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2023年,肇庆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牢记粮食安全“国之大者”,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有力克服多场台风和强降雨等不利因素影响,顺利完成省下达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为保障粮食安全做出肇庆担当,获得省农业农村厅通报表扬。

  肇庆市委有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肇庆将紧盯重点农时和重点环节,高效能掀起春耕春播热潮,搞好农资需求调度,抓好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供给,让各类种粮主体安心种粮;继续把复耕复种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来抓,充分激活农村土地资源;锚定农业强市建设目标,把实施“百千万工程”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总抓手,守牢全市高质量发展“三农”工作基本盘,加快形成农业农村新质生产力,奋力开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西江日报A04A04田头聚力话春耕  端稳饭碗守底线 2024-03-26 2 2024年03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