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严炯明
近日,我市相关部门正抓紧收集众多职业学校2024届毕业生情况,方便用人单位提早对接。这是我市通过“政校企”全方位合作,提升在肇大中专(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质量,鼓励和引导职校毕业生留肇就业的一个缩影。
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目前全市有中等职业学校17所,在校生6.38万人。2023届中职学校(不含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93.76%,其中留肇就业3501人,留肇就业率30.55%,完成市政府留肇就业率要达到30%的要求。
从部分职校就业情况看,不少专业就业率超过90%。如机电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新能源汽车等技术型人才受到企业热捧。职校生就职企业不乏海信集团、小鹏汽车、风华高科等大型高科技企业。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让学生成长为“来即上岗、无缝衔接”的专业人才,是顺利就业的一大法宝。市教育局推进学校与本市企业开展校企一体合作办学新模式,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实现技能人才的精准供给。
其中,肇庆理工中等职业学校和风华高科、兆阳设备合作,分别成立了“风华高科”订单班和“兆阳智能”订单班。封开县中等职业学校和华润水泥合作开设“华润班”,累计为企业提供近400位专技人才。
另一方面,我市开展现代职业教育学徒制工作试点,结合专业建设的需求,引企入校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车间和创业园区。例如肇庆市工业贸易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内实训基地9家、校外实训基地138家,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和实践机会。
肇庆市农业学校为服务我市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机电专业群,近年就业率基本在97.10%以上,其中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达99.40%。而封开县中等职业学校则根据当地打造绿色建材产业集散地的需求,与建筑行业联办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让学生实现家门口就业。
市教育局还配合市人社局,落实做好留肇就业创业相关奖励措施,对留肇就业创业水平提升的职业学校进行奖补,为肇庆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和人才支撑。德庆县中等职业学校、四会中等专业学校和肇庆医专获得了2023年度毕业生留肇就业工作激励奖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