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砚台雕刻“黄岗样板”

——端州黄岗以端砚文化赋能“百千万工程”
2024年04月19日 西江日报

白石村沿路可见砚石、砚桌等,砚文化氛围浓厚。     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西江日报记者 胡源愿 温天群

  特约记者 杜哲锋

  暮春时节,走进白石村,穿梭青砖瓦房间,可见各家门前堆砚石,村民埋头雕端砚,小学少年正学艺……

  端州区黄岗街道下黄冈一社区白石村制砚历史悠久,自唐以来已有1300多年。清朝两广总督张之洞曾核准黄岗石匠梁念忠等人开采砚石作为贡品。

  如今,黄岗街道正以肇庆端砚文化产业园建设为着力点,全力打造端砚制作技艺非遗展示一条街和端砚交易集聚地,通过“端砚艺术+文创开发”,努力开拓出一条端砚文化、历史遗存、生态旅游等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不断擦亮“中国砚都”特色文化品牌,打造文商旅深度融合的“黄岗样板”。

  党建引领,激活产业“春水”

  近年来,黄岗街道以“党建链”赋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大力构建“产、学、研、游”四位一体的端砚文化特色产业基地,全力打造肇庆旅游新名片、大湾区文化休闲旅游新地标。

  2023年10月24日,中共肇庆市端州区端砚产业链委员会正式成立。这对于实现产业链资源的高效配置,促进链上工作室的健康发展,推动端砚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端州区端砚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陆烨表示,自成立以来,端砚产业链党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端砚产业发展,充分发挥端砚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广大从业人员,实现了综合性产值的持续提升。

  电商赋能,走上共富之路

  “请您欣赏这块端砚的石品花纹——天青……”在位于白石村的端砚O2O产业园端州运营中心,端砚直播电商基地一片繁忙。

  紧跟电商发展趋势,下黄冈一社区积极拓展电商销售渠道,创建了端砚直播电商基地,为传统端砚产业注入新鲜血液。

  运营中心总经理王威表示,自2020年起,他们便通过直播形式助力端砚大师销售作品,已与189位端砚大师建立合作关系。“我们主要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直播,不仅详细介绍端砚作品特色、制作过程,还分享肇庆的历史文化。直播账号总粉丝量已超过二十万。”

  “目前,电商领域表现出色的是砚师傅工作室和O2O工作室,每年拍卖总额可达2500多万元。”陆烨表示,已有300多家商户入驻电商平台,他们将全力支持这些电商平台发展壮大,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拓宽产品销售渠道,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提供强劲动能。

  优化环境,重塑品质村落

  “以前,端砚制作大多在简陋的小作坊进行,工作环境相对较差。如今,许多端砚大师有了自己的艺术馆,白石村的环境得以显著改善,吸引了众多客户前来购买端砚。”从小居住在白石村的端砚大师程振良说。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乘着“百千万工程”东风,黄岗街道紧紧围绕“资源、客源、服务”旅游发展三要素,持续改善端砚文化村周边及白石村公共基础设施。

  黄岗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白石村正在全力推进中心湖净化治理工程,美化中心湖及其周边环境,将其打造成一个文化“砚池”。同时将增建桥底花鸟鱼石公园、文化休闲区及文旅打卡点,并利用桥底闲置空间修建便道,联通端州路和建设路两条主干道,提高端砚文化村的交通综合服务水平,打造高品质生活圈。此外,增设端砚文化元素“微景观”、文创商店、湖边休憩处,对湖边作坊进行门面统一改造,展现“砚村”风采。

  活用资源,擦亮特色品牌

  “同学们,在动手雕刻前,请认真观察砚石的纹理,设计出最适合的砚台形状和图案……”坐落于白石村里的黄岗小学,五年级学生正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学习端砚雕刻。

  该小学总务处主任陆智强向记者介绍,为更好地开展砚道教育,学校已经编写了《砚脉》特色读本,让学生在六年时间里循序渐进地学习端砚文化。“我们会时常邀请端砚大师过来讲解端砚文化及雕刻技艺。”

  除了在校内开展砚道教育,黄岗街道还积极创新研学模式。

  一方面,黄岗街道着力建设端砚产业人才驿站,充分利用文化村内的闲置物业,建设端砚制作技艺传承“非遗共享工作室”,创建端砚制作综合服务平台,倾力打造“青年砚艺创意工坊”。

  另一方面,黄岗街道加强与高校的交流合作,组织开展端砚技艺培训班,着力培养一批端砚设计、雕刻、理论研究、文化传播等方面的专业队伍。据悉,黄岗街道每年组织开展端砚技艺等方面的教育培训达30余场,包括端砚制作、端砚主题展览、端砚知识宣讲等,全年教育培训约1500人。

西江日报A04A04方寸砚台雕刻“黄岗样板” 2024-04-19 2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