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妈”自我成长小组成员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受访单位供图
西江日报记者 戴福钿
在肇庆高新区社工站,有个“妈妈”自我成长小组。它由该站社工及志愿者统筹组织,聚焦已育女性需求,为她们提供沟通交流平台,制定系列活动和成长课程,以帮助她们提升抗压能力、技能水平和增强自信心。
近日,小春如往常般走进肇庆高新区社工站城区社工点,参与新一期“妈妈”自我成长小组活动,与一群好姐妹开展角色互换游戏、心理疏导及育儿技能课程等。
半年前,为更好照顾家庭,小春辞去工作成为一名家庭主妇。“日复一日的家务,让我的朋友圈越来越窄,心情越来越烦躁,对生活逐渐失去了热情。”小春说,压抑的生活,导致她脾气越来越大,与家人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
前段时间,得知城区社工点“妈妈”自我成长小组招募已育女性,在家人的支持下,小春报名加入其中。“在这里,我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姐妹,大家一起分享日常、上课和参加活动,压抑的情绪得到释放。”得益于成长小组丰富的活动,小春不仅拓宽了交际圈,而且逐渐学会如何更好管理自己的情绪,其育儿、家政等技能也不断提升。
“妈妈”自我成长小组是肇庆高新区社工站创新服务模式的有效体现。“去年,我们在各社区调研走访时了解到,不少已育女性因忙于照顾家庭,交际圈缩窄,自我评价相对低。她们迫切希望社区能组建个‘妈妈圈’。”肇庆高新区社工站副站长徐水仙介绍,为满足这些“妈妈”们的需求,给她们打造高层次、多视角、宽领域的学习平台,去年10月,该社工站决定组建“妈妈”自我成长小组。
为让成长小组学习收到实效,肇庆高新区社工站定期组织成长小组开展心理沙龙、技能学习、读书分享和志愿服务活动等等,以让已育女性在活动和学习过程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肯定自我。
“我们为小组成员制定了系统课程,有专业老师到场授课,每周定期开展,每个小组的学习时长接近2个月。”徐水仙说,完成相关课程后,肇庆高新区社工站还不定期组织她们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以让成长课程得到延伸。
据统计,自“妈妈”自我成长小组建立以来,肇庆高新区社工站共为超100名已育女性提供了系列服务,进一步带动了她们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