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停车位资源,打破信息壁垒,实现数据共享

“智慧停车”让停车难变停车易

2024年05月09日 西江日报

高要区金利镇智慧停车系统可实时监控车位停放情况,为城市管理注入“数字”力量。西江日报记者 潘粤华 摄

  停车难、车辆乱停放是城市管理顽疾。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终端等技术实现智能找车位、自动缴费的“智慧停车”,是缓解停车难的一剂良方。近年来,我市不断探索实施智慧停车项目,在盘活公共停车资源,缓解停车供需矛盾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智慧停车”更是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其打破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以解决停车难为导向,数字化的思维、理念、技术、工具正在推动城市深化改革。

  西江日报记者 潘粤华 特约记者 刘潜

  通讯员 吴紫怡 伍倩僮

  1

  社区停车有了新规范

  端州区城西街道出头社区户籍人口2878人,常住人口3200多人。以往,社区车辆乱停乱放现象较多,外来“僵尸车”也有不少,给居民出入带去不便。为规范车辆管理,杜绝这一乱象,2022年,出头社区在征求居民意见后按程序集资,投入160多万元打造智慧停车系统。

  “社区的智慧停车系统建设,包括在公共场所设置158支摄像头,在社区17个出入口设有车牌识别系统一体机。车牌识别机的人脸识别系统还和公安部门相关系统联网。假如有在逃疑犯进入社区停车,可立即通知公安部门。目前,系统已录入1838辆小车的车主、车牌等信息。”出头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梁伟明介绍,项目实施后,社区居民免费停车,外来车辆2小时内免费停车,租客可选择月租150元套餐,也可选择每次停车按5折收费。

  记者见到,在出头社区主入口旁的岗亭里,放置了多块电脑显示屏。显示屏显示着17个出入口车辆实时进出信息,包括地点、时间、车牌号、车辆类型等等。

  “社区聘请专人对智慧停车系统进行日常维护、管理。如果出入口的识别系统出现故障,可通过对讲机联系岗亭的工作人员处理。”梁伟明说,智慧停车项目除了能有效规范停车外,还对治安管理产生了积极作用,“项目的监控数据可协助公安部门掌握治安信息、破获案件等等。”

  居民对智慧停车实施效果比较满意。居民梁瑞芳就认为,现在社区车辆停放规范了很多。她说:“而且通过录入车辆信息,可以掌握到外来人员、租客的出入动向,这对社区有效管理、减少治安风险有好处。”

  梁伟明透露,社区还计划安装AI识别系统,对进出小区的摩托车司机、乘客进行识别,如果没戴安全头盔的将作出语音提示,进一步提高居民的交通安全意识。

  2

  城市综合治理有了新力量

  不久前,高要区金泊海视智慧停车服务有限公司收到了一封感谢信。在这封信里,车主黄先生感谢该公司在暴雨期间,通过智慧停车系统及时通知其挪车,避免了水浸车辆的损失。

  2023年5月,金泊海视公司开展高要区金利镇智慧停车项目。项目分3期建设,完成后预计可提供约4500个停车泊位。目前,项目已在城北路、金龙大道等主要路段上线停车泊位约1400个,并在申报实施ETC无感停车。

  “金泊智慧停车项目利用设置在公共路段的高位AI超清视频相机,建立规范标准的城市停车资源信息数据库,通过公众号、小程序等客户端实现一体化线上交易,提供停车信息实时检索、线上投诉建议等多项服务。”深圳海视城市服务运营有限公司高级项目经理、金利智慧停车项目负责人易枭骁介绍,8时至22时,一类路段半小时内免费,首小时3元,24小时内最高限价20元。

  智慧停车项目的实施打破了城市车位的“信息孤岛”,停车位资源的实时更新、查询与导航服务一体化,帮助停车位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和车主停车服务最优化。易枭骁告诉记者:“去年三四月,公司进行项目调研时,金利镇主要路段停车位周转率最高峰时是18%,日常有效利用率为10%。项目实施后,通过信息共享,交警、城管等多部门合力,停车位周转率提高至67%,有效利用率提高至55%。”

  而在云停车管理控制系统后台,记者查阅车主停车实时反馈意见,发现项目实施时间越长,车主满意度和认可度越来越高。去年至今,端州、中山、佛山等地也派员来交流学习。

  在有效解决解决“停车难、乱停车”的同时,金利智慧停车系统破除了职能部门信息壁垒,让流动的数据实现共享,为金利城市综合治理注入“数字”力量。

  “近500个AI高位超清相机实现运营路段全覆盖,可为城管部门提供市容监管、路面清洁、车位占用等多场景信息。也为公安机关、交警提供录像取证,助力平安金利建设,减少交通安全风险。”易枭骁说,智慧停车系统还能通过实时监控,将突发状况及时报告职能部门,并配合做好处置工作。

  如在前期大暴雨期间,项目客服通过监控发现街道积水,及时通知车主将车辆转移到安全区域。据不完全统计,约450辆车避免了泡水损失,约100辆车避免了树枝压车等危害。

  金利镇表示,该镇依托智慧停车项目的大数据平台,创新运用“数字+执法”模式,通过智慧停车项目的AI高位超清相机技术,加强治安、环境卫生和交通整治。这不仅发挥了社会力量参与城市治理的作用,还弥补了执法力量不足,拓宽了共谋共治共管共享渠道,为金利城市精细化管理打牢基础。

  3

  群防群治有了新模式

  为解决车位一位难求、停车资源不均衡难题,肇庆高新区推出智慧停车项目。项目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人、车、场资源进行整合,形成高新区停车管理“一张网、一张图”。

  目前,高新区智慧停车项目共建设1105个智慧停车路内泊位,以及3个立体车库共91个泊位,3个边角地块停车场共154个泊位,总计1350个车位。8时至22时,智慧停车泊位半小时内免费停车,一类路段单日最高限价23元。目前,高新区智慧停车泊位月均周转率为6.3台,利用率为44.72%。

  大旺智慧停车管理公司经理王迎胜介绍,智慧停车系统使用的是低位视频桩、高位AI视频桩、5G地磁感应等信息采集设备,通过视联网接入高新区城市管理中心,以热力图形式实时呈现辖区内道路畅通情况,可清晰查看每条道路上车辆数量、停放时长、计费明细、车管员活动轨迹,还能智能识别车牌号、自动捕捉各类违停以及记录突发交通状况,为城市管理增添一份力量。

  为了响应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ETC智慧停车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扩大ETC应用场景的要求,高新区从2024年1月1日起,对景泰二路、惠福街试点实施智慧停车ETC无感支付,实现快停快走、不扫码、无现金,进一步提高运行和出行效率。

  记者还了解到,高新区智慧停车项目聘请了28名车管员,对智慧停车泊位进行管理。2022年10月,大旺智慧停车义务巡逻队成立,成员便是这些车管员。依托智慧停车数据系统,他们协助公安、城管等部门共同参与城市管理和维护,积极探索群防群治新模式。

  刘雪平是车管员。“我们对乱停乱放的摩托、汽车司机进行温馨提示、劝导,发现违规占用公共停车位、超门窗经营占用车位的也进行劝阻,还协助学校维护校门口交通秩序。发现涉黄、涉诈的二维码卡片时拍照上报工作群,让执法人员来处理。如果出现暴雨水浸等突发情况,我们会迅速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工作。”刘雪平说,在路上捡到身份证、车牌、手机等物品,大家将联系失主归还或交派出所处理,“去年5月,同事捡到了名牌手机。归还失主后,失主送来了锦旗致谢。”

西江日报A06A06“智慧停车”让停车难变停车易 2024-05-09 2 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