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肇庆抢抓机遇倾全力打造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吸引瑞庆时代、小鹏汽车、肇庆理士等一批企业抢滩布局,全市产业规模快速壮大,已形成储能电池、电池材料、电池装备等较为完善的上中下游产业链,新型储能产业正蓄势腾飞。
发展新型储能产业,将之打造成为我省战略性支柱产业,是省委、省政府坚持制造业当家,培育新质生产力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肇庆市坚决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以瑞庆时代、小鹏汽车等重大项目为龙头,统筹全市资源积极谋划推进新型储能项目,精准招引一批关键环节“链主”项目,全力把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为引领肇庆高质量发展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市新型储能产业已初步构建起上中下游的全产业链,2023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约484亿元,同比增长45.2%,产值实现两年倍增。
新型储能产业链条长、涉及环节众多,是发展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也是催生能源工业新业态,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的突破口之一,已经成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方向。近年来,新型储能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期,被称为继电动汽车后又一个十万亿规模以上的市场。在新型储能这条赛道上,谁先抢占发展先机,谁就能在未来领先,为高质量发展积淀更多新动力。肇庆将新型储能产业纳入重点发展的“两新一电”新兴产业集群,出台支持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谋划建设新型储能特色产业园区,不断丰富拓展储能应用范围和场景,是结合我市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产业基础,把握产业发展新趋势,突出“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特”的差异化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体现。
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推动产业链式发展,更需要建立起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肇庆必须紧紧扭住龙头项目这个“牛鼻子”,在产业扶持和创新技术培育上精耕细作、久久为功,构建更具竞争力的动力和储能电池产业集群,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新型储能产业集群新高地。要围绕宁德时代、理士电池等链主企业建链、延链、补链,加快提升新型储能电池制造水平,健全电池关键材料配套体系,推动退役电池回收利用,做大做优储能产业装备及零部件,推动形成新型储能全产业链条。要坚持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一体发力,积极推广一批高效、低成本储能技术,积极推动大型发电企业建设储能电站,加快建设共享储能电站,鼓励电力大用户自建储能电站,不断丰富拓展储能应用范围和场景。要发挥我市丰富的光能、风能以及抽水蓄能电站所需的地形落差等优势,坚持绿电和储能互补互促,加强绿色能源项目谋划布局,持推动光伏及抽水蓄能项目提速发展,大力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肇庆)绿色能源基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着力点。要因地制宜建立我市新型储能产业发展专家智库,组建一个支既懂专业技术的科技型人才,又懂产业经济发展规律专家的智库队伍,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源泉。要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应用,积极引育大型分布式光伏发电相关制造企业,发展光伏直驱技术和光伏发电,推动参与全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工作,引导光伏企业积极参与电力市场交易。要加大对新能源领域优秀人才的培养,除了直接的资金奖补,还要在教育、医疗等其他领域提供保障,为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积累发展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