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

天热啦!拉紧防溺安全线

2024年05月27日 西江日报

肇庆市第十一小学,学生在练习防溺水救助。

肇庆市第十一小学,学生在练习救人。

  文/图 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预防溺水,警钟长鸣,溺水事故一旦发生,背后就是一个家庭难以磨灭的伤痛。如何拉紧夏季防溺水这根安全线,近段时间以来,我市教育部门和学校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组织开展学生防溺水知识技能培训,加强家校社联防联巡联动,共同织密防护网。

  进入夏季后,气温逐渐变暖,高要区金利镇中心小学打响了防溺水安全教育的第一枪。学校利用主题班会、国旗下的讲话等机会,在全校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宣传,并在学校宣传栏张贴防溺水知识,营造浓厚的防溺水氛围。此外,重视学生的自救培训技能,邀请专业人士到校开展学生防溺水自救互救培训。

  “金利镇河网较多,水系发达,防溺水工作压力大,每年学校都提前做好防溺水部署工作。”金利镇中心小学校长黄敬友告诉记者,该校有5000多名学生,随迁子女较多,家长平时忙于工作,疏于学生的管理,防溺水工作艰巨。学校主动与政府相关部门、村(社区)加强沟通联动,组建防溺水联席办公室,每逢重要节日、周末和寒暑假安排联防巡查,建立常态巡查机制。加强家校社联动,提升家长的防溺水安全意识。

  此外,金利镇加强对河涌、西江边防溺水宣传栏和设施建设,设置300多个警示牌、救生圈、救生棍等,投入了11个人工智能防溺水监控,当有人靠近水边,会自动呼叫劝离。

  防溺水要标本兼治,光靠“堵”远远不够,“疏”更是一剂良方。5月23日,端州区游泳协会走进肇庆市第十一小学,开展体验式防溺水宣传活动。学生们参与活动的热情高涨,在救援人员的指导下,积极上前学习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体验和学习防溺水自救和互救的技能。

  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黎结宁告诉记者,学校毗邻西江,学生来自随迁子女、留守儿童等,每逢夏天学校的防溺水工作形势严峻,学校高度重视防溺水工作,除了注重培养师生的防溺水宣传教育外,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的防溺水技能。学校成立了游泳队,目前有十多名成员,通过游泳队带动更多学生学习游泳,掌握防溺水技能。

  “玩水是孩子的天性,若一‘堵’了之,效果肯定差强人意。开设游泳课,开设防溺水游泳技能培训班比说教、‘围堵’要有效得多。”近日,肇庆高新区龙湖学校德育处主任黄守兴告诉记者,为了保护孩子们的安全,学校注重开展“溺水体验式教育”活动,通过在脸盆闭气憋气体验,让学生真实体验到溺水的感受,以及自己在水中所能承受的屏住呼吸的极限,真切地体会到溺水给自己带来的伤害。同时,联合区内将军山游泳馆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演练,强化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升自救互救的能力。

  此外,该校利用每学期的上门家访,要求家长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多关注孩子的活动,保持警惕性,保障孩子生命安全。同时,编写《学生防灾救灾应急避险教育读本》和《防溺水安全教育手册》,通过学生写心得、家长写寄语,提高学生家长对防溺水工作的重视,让防溺水知识入耳、入脑、入心,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打赢防溺水这场硬仗。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设立了学生联防制度,各班设置安全副班长,成立学生联防小组,通过订立小组公约,形成互相提醒机制。一旦发现有同学私自违规下水玩耍和到危险水域冒险行为,小组成员立即报告家长和老师,以防溺水事故发生。一旦发生溺水事故,由学校吹哨部门报到,立即启动应急救援机制。

  生命只有一次,谨防溺水不是老生常谈,而是需要时刻拉紧的安全线。只有全社会合力参与,才有可能保障孩子们的生命安全,避免“溺水之殇”。

西江日报A07A07天热啦!拉紧防溺安全线 2024-05-27 2 2024年05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