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创产品“广宁玉雕鸡”摆件。

广东省博物馆馆藏珍品“广宁玉雕鸡”。


▲《高瞻远瞩》董健章

▲《大山老井》董健章

▲《珠光宝气》黄学鸿

▲《月光下的凤尾竹》董健章

▲《对话》董剑勇
编者按:
近日,一只广宁的“网红鸡”火了。文冠利喙,爪尖翼丰,极尽飞禽形致,皮孔泛晶,通体澄透,辉映巧玉灵蕴。这是一款用广宁玉雕镂的“白切鸡”,以其惟妙惟肖的造型、爆裂的鸡皮、鸡皮上细小的毛孔等细节令人叹为观止,深受观众喜爱,这款作品不仅是广东省博物馆珍宝,现在广宁玉雕鸡还延伸出新的文创产品——缩小版的树脂白切鸡,这系列文创产品一经推出,立马引爆了话题,在小红书、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上讨论度非常高,且销售情况火爆。不仅于此,近期广宁玉惊艳亮相第二十届文博会,以其细腻的质地、莹润的色泽、精巧的雕工带给现场观众独特的文化体验。本期鉴赏版带读者走进广宁玉更多的精妙世界。
广宁玉雕镂的“白切鸡”,采用的原材料为“广宁玉”,广宁玉产于肇庆市广宁县,与信宜玉、台山玉、阳春孔雀石并称为“广东四大玉石”。广宁玉最早用于制作印章,因其温润易刻、色彩瑰丽,深得文人雅士钟爱,明末清初已经成为有名的贡品。广宁玉雕在题材的表现上,继承了外来的传统民间玉雕的题材特点,很大程度体现中国古代礼仪中对“礼器”的要求,广宁玉被赋予了祈福驱邪、招财进宝、幸福长寿、吉祥如意等多重美好的寓意。此件工艺品以其珍稀的材质、惟妙惟肖的造型、精湛的工艺令人叹为观止,爆裂的鸡皮,甚至连鸡皮上细小的毛孔都在玉雕大师的巧夺天工下得以呈现,不仅是广东省博物馆的珍贵收藏,更是传承和弘扬广东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了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真谛。
广宁玉,
深藏在肇庆的一块低调五彩玉石
记者了解到,广宁玉是肇庆广宁县特有的矿产资源,是一种蚀变绢云母岩质玉石,又称广东绿、广绿玉、新南玉等。大多数广宁玉的主要矿物成分是绢云母、石英,并含有少量磷灰石、金红石等,其中有一类黑色的广宁玉是以绿泥石为主要矿物。玉石色彩艳丽,质地细腻柔和,晶莹剔透,硬度适中,有油脂、蜡状、丝绢等多种光泽,或透明,或半透明,或不透明,质地多样,形态各异。它的颜色变化多样,主要色调有绿、黄、蓝,红、棕、紫,白、灰、黑等,色调变化多端,特别是代表色绿色的变化更是无穷,有白绿、碧绿、黄绿、金星绿、墨绿等等,其中尤其绿林积雪(白中带绿)、黄中带绿(黄玫瑰)、碧海云天、绿海金星和广绿冻等最为名贵。
广宁玉不仅有“广东四大玉石”的美名,还与浙江昌化石、浙江青田石、福建寿山石、内蒙古巴林石并称为我国制作印章石及工艺美术品的“中国五大名石”。
广宁玉出产于肇庆市广宁县清桂、木格镇交界的五指山地区,明末清初已经成为有名的贡品。早先用于制作印章,因其温润易刻、色彩瑰丽,深得文人雅士钟爱。
清道光四年(1824年)的《广宁县志》(卷三疆域山川目·云朝山)记载:“云朝山(今木格镇云台山)在县西一百余里、高百余丈,其山石色备五彩,温润而栗,商人贩卖,雕作篆首”。经考证,云朝山正是如今广宁县清桂与木格镇接壤的五指山脉一带。这段话描述了广宁玉产地、色彩、质量、用途等信息,可见在当时已经形成“开采-加工-商贸”的产业形态。
1987年,广东省地质矿产局曾在广宁做过为期3个月的勘探,认为广宁玉的储量非常丰富,南北两条矿脉带共储藏11615吨,尚有多条矿脉未做详细勘探,估计总储量超过20万吨。
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人们已认识到广宁玉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当地政府也开始重视广宁玉资源的保护与健康发展,使行业逐渐有组织化、标准化。2015年,央视《文明密码》节目播出一期《肇庆寻宝记》,使全国人民认识到了广宁玉的魅力。
广宁玉雕技艺之精
广宁玉雕技艺属于南派玉雕的一种,在广宁玉雕技艺传承发展已有上百年的历史。2007年“广宁玉雕”被列入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工艺类)。
“广宁玉雕”工艺由原始简单的琢磨,演变至精雕细刻,已形成了相当成熟的玉雕技艺体系。工艺大师们进行广宁玉雕创作时,以广绿玉为主要材料。其作品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原生态审美取向,即崇尚澄净的禅宗美学意蕴和传统吉祥文化的美学意蕴。
最常见的如动植物入画,龙飞凤舞、瑞兽灵禽、家豢天养、嘉木良卉,广宁匠人们千磨万琢,运思幻化将生活体悟和时代趣味,融入到玉雕创作过程中,通过玉这种珍罕的天然材质,创造出种类繁多、意趣盎然的动植物题材玉器,为玉石材料注入了温暖灵动的生命活力。
山水画屏,流云入景,也是广宁玉雕的常用题材,雕日月云天,琢山石草木,錾房舍亭台,刻人物斜径,皮色浓淡,厚薄不一,皮色沁入,亦深亦浅,玉的油糯、温润、凝脂赋予了日月光泽,缀生了水天灵韵刻绘了山石奇崛。
广宁匠人们将山水文化与玉器雕刻相结合创造出文化寓意深厚的山水风景类玉雕作品。《大山老井》借深山老屋门前蜿蜒曲折的石阶小路,通向山下的一口老井,传达出浓厚的家乡情怀,与饮水思源的深刻情感。《月光下的凤尾竹》选用一块黑白绿三种颜色,层次分明的广绿玉,结合石材的色彩结构,设计了凤尾竹林,傣家楼阁等细节景致。构造出竹楼吟曲,月下相会的动人场景,呈现了少年男女间纯洁美好的情愫。
当代的一些广宁玉雕匠人还结合新时期精神风尚,融入时下潮流文化元素,创作出一批具有新精神文化特质的玉器作品。传承数百年“广宁玉雕”工艺日臻完善,很多作品获得中国玉石雕刻天工奖、中国工艺百花奖、广东省玉魂奖等,国家级、省级殊荣成为收藏界中一朵瑰丽的“南国工艺奇葩”。
西江日报记者 袁丽娟 通讯员 冯婉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