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宁供电局工作人员对竹企业设备加强检查调试。 西江日报通讯员 供图
西江日报记者 谢江涛 通讯员 刘文慧
近日,南方电网广东肇庆广宁供电局(以下简称“广宁供电局”)的工作人员,走进位于古水镇竹子生物降解示范基地的广宁振辉纸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对公司即将投产的食品包装盒生产线进行调试;随后,供电工作人员还前往该镇大潘村,再次检查在村屋顶整齐排开的光伏板,加速近期并网进程……
作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近年来古水镇全力做好“竹文章”,推动传统竹产业转型升级、扩容提质。产业升级带来了用电需求及发电模式转变,分布式光伏、风电等清洁电力装机容量增长迅速。为适应绿色发展新趋势,广宁供电局主动作为,用心书写以优质电力服务“百千万工程”的生动文章。
配网升级 助力“以竹代塑”
108万亩竹林,年产40多万吨竹子,拥有全中国最大的竹海……广宁县被誉为中国“竹子之乡”,过去,当地竹材主要被送往传统竹编工厂,而今,广宁竹子有了更有“钱”途的归宿。
近年来,广宁立足竹资源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坚持“主攻二产、带动一产、促进三产”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竹产业创新发展。一批竹产业高新技术示范企业落户广宁,全面布局“以竹代塑”“以竹代钢”“以竹代棉”“以竹代粮”等产业。
制竹片、软化、机械开纤、生物酶脱胶、清洗、烘干、开松除杂、梳理……在广东裕丰竹纤维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套“组合拳”后,坚硬的竹材变成松软的竹纤维。“天然竹纤维具有可降解、吸湿透气、抗菌除臭等特点,可以用于生产复合材料、纺织材料、内饰材料等。”该企业负责人陈军礼介绍,如今用天然竹纤维织成的衣物特别柔软透气,广受市场欢迎。
竹纤维、竹塑板、竹醋……竹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竹产品不断开拓附加值更高的市场,有力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同时也对供电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全力支持广宁竹产业扩容提质,广宁供电局全力推进整线(成片)配网供电质量提升标准化治理工作,计划分两年投入超1亿元资金,在广宁县开展大规模、系统化配网升级改造。
“项目将对全县38条中压线路、174个村居进行整线(成片)标准化治理,能满足村居未来5至8年的用电需求,大大提高当地农村电网网架水平和供电服务能力。”广宁供电局副总经理高冬良介绍,除了匹配村居产业发展,他们还积极做好园区企业落地用电需求收集,提前组织人员对涉及园区附近的用电负荷、容量等供(用)电环境进行排查、规划和建设,确保企业进驻用上电、用好电。
目前,广宁整线(成片)提升配网供电质量专项工作正按计划加快推进中:整线方面,广宁供电局计划今年底前完成全部38条线路的治理;成片方面,计划明年年中前完成39个台区(32个村居)的治理。同时,专项工作将优先排查和整治与“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重叠的4条线路和1个村居,为县镇村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与绿相融 加快清洁能源并网
在广宁,绿色不仅是竹子的颜色,也正成为电力的底色。
自2021年列入全国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以来,广宁大力推进光伏发电项目,以屋顶分布式光伏为建设切入点,充分整合资源实行集约开发,加速释放分布式光伏市场潜力,取得了良好成效。
“2023年以来,平均每个月有39套分布式光伏设备并网。”广宁供电局客户服务中心经理陈卫华介绍,他们成立了光伏专班,落实保障新能源“能并快并”工作机制,并提前与建设企业做好工作衔接,结合用上电推进表推进了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古水镇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光伏并网规模与变压器容量相关,为此,政府与电网企业加强沟通对接、统一规划,推动了分布式光伏工作顺利铺开。目前古水镇各类建筑屋顶以及电网容量已完成初步排查,已签约分布式光伏135户,“光伏小镇”雏形渐现。
在古水镇大潘村,村委会、村小学和部分居民住宅屋顶已搭建好光伏板。“预计今年村集体收入可达20万元,增量主要来自分布式光伏。”该村村支书周其洪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块光伏板约2.78平方米,初装费每板150元,每年保底租金为每板45元,而村委附近的变压器容量可以接入400块光伏板,“单是今年就可增加收入七八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