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李考考 通讯员 黎俊坚
“原以为警察机器人只是玩具,没想到还能逮到我不戴头盔开电动车。”日前,被AI智能劝导系统识别出违规驾驶的中学生小陈愧疚地说。
这是高要区通过科技赋能,在未成年人交通管理、预防溺水和普法矫治等领域应用AI技术取得的成效之一。自应用AI技术以来,高要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有力守护未成年人平安成长。
AI交通劝导
打破交通管理“空间限制”
随着电动自行车的普及,涉未成年人摩电交通事故风险逐渐增加,仅仅依靠人力已无法满足当前交通管理工作需要。高要区公安部门向科技要警力,大力建设AI智能劝导系统,推动摩电整治尤其是未成年人违规驾驶电动自行车整治,从治理走向“智”理。
据了解,该系统主要由摄像头和喇叭组成,一旦识别到群众未戴安全头盔驾驶摩托或电动车经过,喇叭便即刻出声提示,提醒群众戴好头盔。AI智能劝导系统还会将拍摄到的摩电违规图片上传汇集到镇道安办并按村分别下发,经村干部识别违规驾驶员后,由交通民警定期进村对违规驾驶员进行交通安全集体教育,精准提高群众交通安全意识。
今年上半年,高要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35.48%,全区摩电上牌率、头盔佩戴率得到质的提升。区内率先建设AI智能劝导系统的大湾镇,更在百日交通整治行动中实现道路交通亡人事故“零发生”的目标。
AI智能围栏
打破预防溺水“时间限制”
高要区在全市率先探索启用智慧防溺水预警平台系统,运用AI技术打破时间限制,建设“技防+人防+物防”三位一体的全天候防控机制,在江边、湖边、塘边建成预防未成年人溺水的智能围栏。
记者了解到,该系统通过提前设置好重点警戒区域,前端摄像头一旦识别出未成年人进入危险水域,喇叭即刻出声提示,提醒未成年人切勿野泳。预警系统远程连接属地应急系统平台和学校,属地平安网格员通过手机APP接收指令,实时查看现场情况,及时远程语音驱离或及时现场带离。一旦发生溺水事件,预警系统能紧急联动村干部、网格员、卫生院等单位开展施救,大幅提升响应时效,为后续应急处置争取宝贵时间。
截至目前,高要区已在辖区内18个重点水域点位建成预警系统,计划逐步延伸至全区各镇村重点危险水域。2023年以来,高要区通过预警系统自动喊话提醒272次,劝阻未成年人赴危险水域戏水95起,实现系统高危监测点“零溺亡”。
AI普法矫治
打破悔罪悔过“时空限制”
本着“人教人难教会,事教人一次成”的理念,高要区检察院在院内建成集阅读、视听、模拟体验、现场教学于一体的展厅式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通过智能设备,让接受矫治的未成年人如临其境体验违法犯罪的“铁窗泪”。
电子触摸屏以AI生成微信聊天的互动形式,模拟网络刷单诈骗过程,让受矫人员深切感受其危害;VR设备模拟犯罪场景,让受矫人员沉浸式感受法庭审判和看守所羁押;AI实时滤镜让受矫人员看到自己沾染毒品一年后、五年后、十年后的模样,直观感受毒品的严重危害……
该基地积极运用科技发展成果,打破“时空限制”,让在违法犯罪边缘的未成年人切身体会到法律的尊严和犯罪的恶果,促使罪错未成年人悬崖勒马,重回人生正轨。
该基地还成为全区各类中小学生的“普法打卡点”,自投入运营以来,已向数以千计的学生开展反诈、禁毒、防性侵和防校园欺凌等十大类普法宣传,成为全区预防和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重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