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江日报记者 陈洁
8月28日,肇庆召开低空经济发展推介会,并发布《肇庆市推动低空经济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打造低空经济生态圈。当前,我市正加大低空经济产业链引育力度,一方面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另一方面积极推动本地项目做大做强,并计划推动低空经济和本地优势产业的横向融合,不断提升低空经济制造业生产研发能力。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低空经济产业招商工作的部署,今年7月,我市召开专题研究会,动员全市投促系统迅速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抢抓低空经济“蓝海”新机遇。据了解,我市低空经济招商工作覆盖了研发制造、基础设施、运行生产、公益服务、飞行服务、维修保障、教育培训等全产业链条。
广州聚集了低空产业链上的各类企业,而深圳则被称为“世界无人机之都”。当前,肇庆正结合自身优势,积极融入广州、深圳低空产业集群, 下转03版▲▲紧接01版
吸收两地外溢资源,聚焦低空飞行器整机、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绘制产业链图谱,集聚一批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企业。
低空经济发展推介会上,一批企业签约落户肇庆,涉及无人机整机制造、零部件生产、低空测试、培训等项目。有上台签约的企业家向记者透露,企业主要看中肇庆三方面优势:一是大湾区主体城市的区位;二是肇庆拥有丰富的林、农、江场景,可以配合产品的制造测试和现场创新;三是肇庆职教资源丰富,也能为企业提供储备人才。
一手抓招商,一手抓梯队建设。我市正以无人机为重点,通过产业配套、资源配置等方式,支持相关低空经济企业做大做强,培育成长为我市无人机产业的领军企业。
为了凝聚本地低空经济产业的合力,近日,肇庆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正式成立。协会由本地8家单位发起,50余家会员单位组成,涵盖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综合服务等领域。按照规划,协会将整合区域产业资源、搭建政企交流平台、丰富低空应用场景、拓展企业商业模式、举办系列高峰论坛等,助力肇庆市低空经济产业密集创新和高速增长。
孔凌是协会的首届会长,其创立的凌飞航空是一家无人机的整机制造商。过去,该公司主要生产用于测绘和巡检的小型飞机,近年已投入至运输飞机的设计生产中。孔凌告诉记者,协会怀有美好的愿景,一方面希望通过成员间的群策群力,加强彼此的产业对接,共同做市场大蛋糕;另一方面则让外地同行了解肇庆的产业发展优势,吸引产业链在肇庆集聚。他表示,当前低空经济还在“起飞”阶段,肇庆有良好的基础,相信能孕育出一批有实力、有前景的公司。
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和低空经济有众多共同发展领域。我市也将根据自身产业基础,推动三者融合发展。《肇庆市推动低空经济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我市将针对无人机整机设计、总装集成、飞控系统等薄弱领域,积极支持高端制造、电子信息、金属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向无人机产业转型,推动跨产业融合发展,如支持电池企业研发生产无人机大功率电池,电子信息企业向无人机摄像头、传感器、无线电等拓展,支持金属加工、精细化工等传统产业向低空经济制造业转型,补强产业缺失薄弱环节,打造产业链闭环,推动无人机产业集群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