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法治特色建设的“下帅样板”

2024年09月04日 西江日报

  西江日报记者 戴福钿

  实习生 潘韵玲 通讯员 吴宇玲

  为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近年来,在市司法局指导下,怀集县下帅乡聚焦“五个示范引领”建设,通过成立依法治乡委员会、建立村级调解工作室、实行“一村一法律顾问”、创新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模式等措施,打造出了法治高质量发展的特色样板。

  近日,下帅乡车福村村民韦某急匆匆走进黄家富调解工作室,希望工作人员帮他解决一宗困扰已久的纠纷。原来,韦某与邻居阿漫发生矛盾,对方在未经他同意下,不仅砍伐了其地块上种植的树木,还用钩机破坏了两家地块的边界,并占用韦某部分土地用于耕种。韦某多次要求对方返还被占土地,均遭到拒绝。无奈之下,他只好向黄家富调解工作室求助。

  得知情况后,调解员黄家富立即联系阿漫,了解到他与韦某发生矛盾后,越想越气,于是将其长时间没有耕种的地块占用。

  为解决问题,黄家富多次联系双方当事人展开调解,向阿漫表明占有他人土地使用权,属于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并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经调解,最终,阿漫同意将土地返还给韦某,并对砍伐的树木进行赔偿,保障了韦某的合法权益。

  这是下帅乡打造法治建设特色样板,积极构建乡村调解工作室示范点,夯实矛盾化解的“第一道防线”所带来的有效体现。据了解,此前,由于下帅乡部分村庄范围广、居住分散、村民矛盾纠纷多,加之调解力量有限,导致部分矛盾纠纷处理不及时。

  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进一步延伸调解触角,近年来,下帅乡在构建乡级中心调解室基础上,积极物色热心群众、调解能手,成立各具特色的村级调解工作室示范点。如分别在山奢村、车福村、黄瀚村建立山奢老班长调解工作室、车福黄家富调解工作室、黄瀚调解工作室,有效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此外,下帅乡聚焦依法治乡示范点建设,成立了依法治乡委员会,形成集中领导、高效决策、统一部署的法治建设工作格局,并不断加强法治文化阵地示范建设,分别在圩镇、山奢村、黄翰村、竹六村等地,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长廊,以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同时,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指导驻村(社区)法律顾问建立以村干部和村小组长为主、群众普遍参与的法律服务网上工作群,打通法律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为打造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新模式,我市还以下帅乡为切入点,推动下放第三批行政执法职权,包括镇容镇貌治理、农业农村执法领域共25项内容,并创新执法模式,结合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在重要节点联合县级部门开展行政检查,实现“一次检查、综合问诊”。

  得益于“五个示范引领”建设,近年来,下帅乡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其中,山奢村成功入选第十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培育选树单位,黄翰村、竹六村获评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西江日报A05A05法治特色建设的“下帅样板” 2024-09-04 2 2024年09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