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落实“五个大抓”  全面推进强县促镇带村

——肇庆坚持以头号工程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
2024年09月05日 西江日报

风光秀美的鼎湖区沙浦镇黄布沙村。                                                                                      西江日报记者 刘春林 摄

  西江日报记者 陆志锋

  经过新建成通车的黄布沙大桥,来到鼎湖区沙浦镇黄布沙村,只见村巷干净整洁,房前屋后绿意盎然,房屋外立面换上五彩斑斓的墙绘,成片的蕉林旁是错落有致的瓜果田,田园间还点缀着或古朴或潮流的打卡点,安静祥和的村庄流露出诗意之美。黄布沙村的美丽蝶变,是肇庆市坚持以美学思维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缩影。

  今年以来,肇庆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坚持把“百千万工程”作为头号工程抓紧抓实,聚焦落实大抓产业发展、大抓人居环境建设、大抓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大抓体制机制改革、大抓社会力量参与这“五个大抓”要求,                  下转03版▲▲紧接01版

  持续在“富、净、绿、美、强、治”上下功夫,全面推进强县促镇带村,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大抓产业发展

  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县域是“再造一个新肇庆”的潜力所在。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更是肇庆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的关键所在。

  在怀集农产品进出口服务平台,每天凌晨4时许,一辆辆满载蔬菜的车辆准时出发,驶向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当天上午,这些新鲜蔬菜就会出现在广州、香港等地市民的餐桌上。

  今年以来,怀集县围绕打造“岭南蔬菜之乡”,扎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建设,通过整合万亩土地,打造集稻蔬种植、科普研学、采摘观光等农文旅融合一体化发展的产业示范带,以蔬菜产业“小切口”推动农业产业“大变化”。

  怀集县“岭南蔬菜之乡”发展之路是肇庆坚持“一县一园一特色”带动培育壮大县域经济的生动缩影。自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肇庆综合考虑各地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发展潜力“精准画像”,深入实施创先、进位、消薄行动,突出特色发展着力培育县域优势产业,让各地各尽所能、各展所长,构建县域“雁阵式”发展格局,加快推动县域经济整体提升。

  东部板块持续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当好我市产业振兴主引擎——端州区依托风华高科加快构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鼎湖区锚定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等产业集群发展;高要区加快推进金属加工、传统五金等产业转型升级;四会市联手肇庆高新区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重要产业基地。

  西部板块则聚焦做大做强“一县一园一主业”,打造我市高质量发展新增长点——广宁县打造大湾区绿色能源和循环经济产业高地;德庆县探索打造“中国通用风机之都”;封开县加快打造大湾区绿色建材产业基地;怀集县打造“岭南蔬菜之乡”和广东“米袋子”示范基地。

  与此同时,肇庆坚持把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抓紧抓实,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大力推动农文旅体融合发展。今年以来,肇庆广府文化庙会、肇庆马拉松、肇庆啤酒节等一批休闲度假、夜间消费、户外运动等体验式新场景不断涌现。

  大抓人居环境建设

  有效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端州区黄岗街道持续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和居民对各村居道路两侧的杂草、房前屋后乱堆放的杂物等进行全方位清理;高要区大湾镇高第村清拆数处危破房,破旧房腾退的碎片地块“华丽转身”,变成口袋公园……

  今年以来,肇庆结合“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创建、绿美肇庆生态建设等中心工作,从乡村颜值、内涵双提升出发,常态化推进“美丽肇庆·美好家园”行动,推动乡村布局优起来、环境美起来、产业旺起来,积极打造展示“百千万工程”成效的美丽窗口。

  目前,肇庆推动全市13519个纳入人居环境整治的自然村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让农村环境更干净;深入实施农村改厕提质年活动,全市无害化卫生户厕完成率达99.8%,74%以上行政村完成整村厕所改造提升任务;成立乡村美学价值共创中心,开展乡村美学价值共创行动,坚持以“美学+城乡”重塑城乡风貌,以“美学+文化”活化当地文化,以“美学+产业”升级传统产业,让乡村风貌更美丽。

  肇庆还严格落实“一镇一方案”规划设计,强化农房风貌管控;实施乡村风貌墙绘设计活动,建立乡村振兴墙绘库,免费提升乡村风貌;严格执行“一户一宅”推进存量农房美化提升,累计完成微改造78139户;全面完成79个乡镇级及以下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定调整工作,9254个村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农村饮用水保护和污水治理有效提升。

  作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主阵地之一,肇庆传承弘扬“岳山造林”光荣传统,全面启动全域创建森林县城、森林镇村工作,大力开展绿美村镇建设,开展各种形式的绿化植树活动5400多场次,新增植树约87.8万株,其中60个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新增植树约11万株。如今,推窗见绿、四时常绿、处处皆绿的生态美景正在肇庆大地上竞相涌现。

  大抓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

  切实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8月27日,肇庆市第十六小学肇庆新区华侨城小学托管办学揭牌仪式举行。未来,肇庆市第十六小学将派出管理团队全面负责华侨城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通过合作办学,充分发挥肇庆市第十六小学名校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肇庆新区、鼎湖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基础教育的期盼。

  自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肇庆聚焦做好公共服务,持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加快改善公共设施和服务“东部不优、西部不够”问题。

  以持续补强县镇村教育短板为例,肇庆积极拓展提升集团化办学水平,积极推进“县中发展提升行动”,肇庆中学、宣卿中学、肇庆一中等8所城区优质高中托管或结对4个县和四会市公办高中,市直及东南板块14所优质中小学“一对一”帮扶4个县的农村薄弱学校。

  而在推动城乡商贸建设方面,肇庆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先后建成封开时代广场商业综合体等一批县域商贸中心、镇级商贸网点。

  肇庆还大力推进基层治理,构建起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强化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智慧化支撑,以“百镇千村”乡村治理典型培育为重要抓手的“13331”乡村治理体系,走好乡村善治肇庆路径。目前,四会、广宁、德庆、封开已成功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德庆官圩镇成功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

  同时,肇庆把乡风文明作为乡村建设的“魂”,坚持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目前,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互帮互助等文明乡风内容纳入肇庆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范围,全市1557个村(居)委会100%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开展1800多场次“村民有约”“好家风好家训”等宣传教育活动,文明风尚持续弘扬。

  大抓体制机制改革

  激发释放县镇村发展活力潜能

  去年,肇庆立足农村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产业,通过探索信用村“整村授信”多元应用体系,以高质量金融供给赋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今年4月,端州区就规范实施过渡性开发政策提出16条工作指引,着力破解新增建设用地不足、存量建设用地开发不充分的问题,全力盘活具备开发潜力的政府储备用地和村集体自(留)用地……

  肇庆市构建信用村“整村授信+”、端州区开展村集体土地过渡性开发等举措,是肇庆大抓体制机制改革,做精“小切口”改革激发县镇村发展活力的重要举措之一。该两项改革入选全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20个典型案例。

  今年以来,肇庆聚焦“放活”权限、“盘活”资源、“激活”要素,稳步推进扩权赋能强县和扩权强镇改革,充分激发县域发展动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目前下放和委托23项市级行政职权事项,下放执法职权事项使用率居全省首位。

  同时,肇庆积极打造改革典型,推动广宁“碧水—竹海—文旅”项目成为全省首个获得政策性金融支持的EOD项目;全省首笔“节水贷”项目在肇庆实施;持续深化扩展数字政府改革领域,扎实推动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实现“1+1>2”深度融合实效,《广东省肇庆市:打造高效便捷“全肇办”涉企服务模式》案例入选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大抓社会力量参与

  凝聚齐抓共促强大合力

  在端州区睦岗街道大龙社区,蜿蜒的乡道铺上沥青,彩色的道路标线替代白色标线,铺设在田间与村落间,与沿线靓丽的乡村环境相得益彰。这条“彩虹道”由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认捐建设。该公司项目负责人表示,公司将持续扎实推动大龙社区乡道美化项目和乡村房屋外墙翻新项目,并继续谋划更多项目,为“百千万工程”贡献力量。

  今年以来,肇庆坚持把大抓社会力量参与作为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举措,先后制定实施多个方案措施,从不同层面积极动员乡贤、商会、专家学者等社会各界起而行之、奋而为之,形成推动“百千万工程”一起来想、一起来干的生动实践。

  四会市地豆镇乡贤吴观南回乡投资,将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水车村的樱花谷打造成为集乡村休闲、养生度假、生态旅游于一体的休闲旅游度假区;封开县大玉口商会常务副会长梁丽妹投资115万元建设寨河蔬菜基地,成为全县首个乡村振兴产业项目,每年拉动村集体增收12.5万元……肇庆通过大力实施“星乡贤回肇兴肇”工程,持续开展“肇庆星乡贤·同心向未来”系列活动,广泛发动社会力量特别是乡贤力量支持“百千万工程”,持续掀起乡贤参与家乡建设的热潮。随着乡贤力量不断汇聚,全市各地镇村发展有了显著变化。

  与此同时,肇庆还积极引导建筑业央企助力“百千万工程”,目前已共引导十多家建筑业央企与部分乡镇形成结对关系。其中,中国一冶、中国五冶、中交四航局、中建五局在高要区、鼎湖区、四会市承接或参与结对帮扶项目十余个;中国铁建助力全市七个涉农县(市、区)的镇村项目超过200个,其中高要区金渡镇美丽圩镇客厅、美丽河道等项目已动工建设,广宁县江屯镇的城市会客厅、圩镇入口、农贸市场等项目已完成建设。

西江日报A01A01聚焦落实“五个大抓”  全面推进强县促镇带村 2024-09-05 2 2024年09月0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