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西江日报》报道,近日,市技师学院新能源汽车产业系调研组前往市公路发展公司,就推动校企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共赢开展合作交流会。经过深入交流,双方达成共识,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进一步畅通人才培养渠道,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多措并举推进更多合作项目落地,努力实现校企合作、产学共赢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作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肇庆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做好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就业工作,让技能人才学在前沿、学有所获、学以致用,为促进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了人才支撑。从过往经验中可以得出,技能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将崇文重教与崇技强能结合起来,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弘扬工匠精神,提供优质教育供给,让更多青年技能人才竞相涌现。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同层次的各类人才。但不可否认的是,长期以来,技能人才在社会地位、经济收入、职业发展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毕业生存在一定差距。前不久,广东颁布实施全国首部关于技能人才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广东省技能人才发展条例》,将国家改革实践中形成的“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序列及时固化为制度规范,打开了技能人才的晋升通道,有助于提升技能人才的就业荣誉感和稳定性。要进一步优化技能人才发展环境,不断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拓宽技能人才上升渠道和职业发展空间,树立“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的鲜明导向,吸引更多青年加入技能大军,到生产一线、技改一线、研发一线成长历练,将技术握在手中,成为就业市场的“香饽饽”。
当前,肇庆处于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实施制造业当家、推进“百千万工程”等重大部署比以往更加需要高素质、高层次技能人才。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孵化器”,职业院校要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全市产业发展基础,联合企业共同培育产业技能人才,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专业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为产业发展积累优质的人力资源,汇聚创新要素,提高生产效率和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各相关部门也要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选拔人才的作用,聚焦主导特色产业、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多种类、多层次的职业技能竞赛,支持依据竞赛成绩直接晋升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让“技能状元”“金牌蓝领”等技能人才竞相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