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载育桃李  初心不改绽芳华

2024年09月09日 西江日报

  西江日报记者 张苑卉 实习生 邓丽雯

  “老师您好,我们二小六(1)班的学生提前祝你节日快乐……”“陈校长,我们九市镇中心小学的老师感谢您之前的送课活动……”临近教师节,肇庆市“西江人才计划”陈丽云名校长工作室的主持人陈丽云手机一直响不停,满屏都是老师、学生们的祝福短信。“能被大家牵挂着、感谢着,是我的荣幸。”陈丽云笑着说道。

  陈丽云19岁加入教师队伍,至今已有35年。三十多年躬耕教坛,她的身上有着不少光环:全国特色教育先进工作者、广东省书香校长、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肇庆市名校长、德庆县教育精英、德庆县名校长……               下转04版▲▲紧接01版

  同时,她也是肇庆“西江人才计划”陈丽云名校长工作室的主持人,带着6名校长学员及45名网络学员,共同为乡村教育作贡献。

  用心耕耘桃李芬芳

  “小时候,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人民教师。”陈丽云生在教师家庭,受校长父亲的影响,很小就在心里埋下了育人梦的种子。她深知农村生活的艰辛,更明白农村的孩子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改变命运。所以,刚毕业的她就选择到德庆县的乡镇小学任教,帮助更多农村孩子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

  两年后,因为教学成绩优异,陈丽云调到德庆县城小学任教。当时的陈丽云心系乡村教育,对调动有所顾虑。“当时的校长告诉我,有更好的平台,就可以帮助更多的学生。”因为这句话的触动,她来到了德庆县实验小学(现德庆县第二小学)及第一小学任教。

  有一年,学生小鹏进入陈丽云任教的小学就读。因幼时烧伤毁容,小鹏脸上有着明显的疤痕,被班中同学排挤。了解情况后,陈丽云利用校会的时间,和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小朋友睡觉的时候,蚊帐着火,被烧伤了,但是他很坚强,克服了病魔,这样的他,勇不勇敢?厉不厉害?”随后,齐声的“勇敢”“厉害”从操场上响起,陈丽云告诉同学们,这个勇敢小朋友就是一年级的同学。一个小故事,让同学们接纳了小鹏。

  同样受到陈丽云关爱的还有插班生小东。因为来自单亲家庭,小东缺少关爱与照顾,变得调皮捣蛋与自卑敏感。陈丽云就陪伴他上下学,时常以名人榜样的事例教导他,让同班同学开导他,还找其母亲谈心。来自老师、同学以及母亲的关爱让小东重拾学习的动力。

  当时,陈丽云的班里还有一名孤儿学生因患肺炎住院,在那个工资只有五六百元的年代,她几乎捐出了一整个月的工资给学生看病。哪怕后期转去别的班级任教,仍在关注着这名学生的情况。

  一个个学生于陈丽云而言,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有困难就竭力相助,有心事就多加开导。时光飞逝,当年的学生依旧记得这位无私奉献,亦师亦友的陈老师。

  匠心筑梦  打造平台

  2021年秋天对陈丽云而言是难以忘怀的。这一年,她成立了肇庆市“西江人才计划”名校长工作室,长年深耕教育一线的她,开始更系统地培养优秀教育人才。

  “每位工作室成员将肩负起桥梁与灯塔的双重使命,至少与两名乡村中小学校长建立紧密的互助帮扶对子,通过这一纽带,不仅传递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更在实践中携手并进,共同面对挑战,分享成功喜悦。”陈丽云介绍,工作室采用多元化的帮扶策略,包括但不限于学校管理现场把脉、经验智慧的深度交流,以及组织外出学习考察,确保每位学员都能获得量身定制的成长路径和持续的跟踪指导与培养。

  此外,为持续激发工作室活力与影响力,陈丽云还设定了年度活动目标,例如每年开展至少一次学校问题专项诊断活动,聚焦实际问题,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助力学校突破发展瓶颈,迈向更高台阶。她认为,年度活动不仅是对工作室成员专业能力的检验与提升,更是对区域教育生态优化的有力推动。

  作为工作室的主持人,陈丽云认真做好了“传、帮、带”工作,多次为入室学员和网络学员进行教学工作指导,学员何红英在她的指导下,成为了肇庆市名班主任工作室的主持人,学员谢妙玲在肇庆市第二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荣获特等奖;入室的学员6名校长学员均获得了德庆县管理能手或教学能手等称号,其中,董学文和谢小贞成为了德庆县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工作室谢鉴兴与助手吴晓静则被评定为小学语文高级教师。

  心系乡村  情暖基层

  “同学们,这一级级的水田叫作梯田……”今年5月,陈丽云带着工作室的学员及网络学员到德庆县九市镇中心小学送课,将先进教育理念、优质教学课程送到乡村地区,还开展培训活动促进基层教师队伍专业发展。

  多年来,陈丽云与工作室学员到基层讲课次数已超过二十次。“我还是对偏远地区教育有情怀。”提及此事,陈丽云满是笑容。心系山区教育的她,关心每一个身处基层里的孩子,希望帮助他们走出大山,去看更辽阔的天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陈丽云深知,给基层乡村学校留着“带不走”的优质教师队伍,才能更好地促进乡村地区的教育。为此,她的工作室一半学员是来自德庆的乡村学校。她带着学员到深圳、中山、湛江、茂名等地参观学校,开展交流;邀请华南师范大学、肇庆市教育发展中心的专家担任顾问;要求工作室成员将目光投向农村薄弱学校,确保每位成员至少指导帮扶两所乡村学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由工作室成员领衔的送教下乡活动,将优质教育资源直接送达乡村学校……通过精准施策,助力乡村学校在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及校园文化等多维度实现显著提升。

  回首数十年的从教生涯,陈丽云专业本领过硬,作文课程常获省级、市级奖项,管理学校能力佳,常被评优秀校长。然而陈丽云深知,时代一直在发展,教育就要顺应发展不断创新,教育队伍也要不断注入新血液。无论是到各地跟岗学习、“百师送百课”送课下乡,还是指导青年教师做“有亮点的课”,又或是成立名校长工作室,延续优秀教师队伍,陈丽云总是参与到每个环节中去,悉心培养青年教师,为基层一线的教育事业打下坚实地基。满怀对教育无私奉献的热忱,陈丽云谱写着她与育人事业的未完之书。

西江日报A04A04三十五载育桃李  初心不改绽芳华 2024-09-09 2 2024年09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