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万涛
随着我市中小学新学期开始,一套散发着新鲜墨香的新修订统编教材正式入驻学生们的课桌。从今年秋季开学起,全国范围内的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都将采用这批新修订的教材,预计在三年内逐步覆盖至义务教育阶段的全部年级。
新教材究竟“上新”了哪些内容?有哪些特点和变化?近日,记者采访了部分教师。
“变化挺大,更符合一年级小朋友的认知。”部分一年级语文老师受访时说,新语文教材在幼小衔接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大大降低了起始年级学生的学习难度。具体变化体现在一年级上册课文数量由14篇精简至10篇,识字课程也从10课减少到8课,并相应调整了识字量。
同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拼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新教材还延长了拼音教学的时间,并在识字写字的编排上进行了精心优化,遵循了由易到难、由简入繁的教学原则,科学安排了学习序列,优先教授字形简单、构词率高且在生活中常用的汉字,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
七年级的教材同样迎来了革新。“在内容编排上,新教材强化了单元的整体化设计,每个单元围绕一个鲜明的主题展开,如理想信念、生态文明、革命岁月、家国情怀等。原有的课文进行了调整和增补,如原九年级的课文被调整至七年级上册,凸显革命文化主题,更好地契合新课标中‘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肇庆市第一中学初中部的语文教师甘银艳指出。
甘银艳表示,新教材中增设了“阅读综合实践”栏目,该栏目整合了前几篇课文的重点知识,为教师教学、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明确的指引。因此,教师们应在备课阶段就高度重视这一栏目,将其内容巧妙地融入单元课文的教学过程中,以此增强教学的连贯性和主题的清晰度。
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肇庆市第一中学江滨校区英语科组长杨雪群老师介绍,2024年秋季七年级英语新教材以主题引导与问题探究为核心,构建系统化知识结构,提升教材层次性与选择性,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同时结构化学习内容以提高学习效率。
杨雪群表示,新教材注重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传承文化,并优化册次结构,实现教学减负。秉承“继承—创新—发展”理念,新教材突出主题式项目学习,强化四核心素养与六要素结构体系,重思维、运用、阅读、写作,轻语法,实现从传统“听说读写”到“听说读写看问思”的全面培养,致力于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