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庆县武垄镇人大探索“整村运营”新模式

助推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2024年09月12日 西江日报

  西江日报记者 肖桂芳

  通讯员 梁旭升 张雪滢

  “在明星村实施‘整村运营’,以切实解决村小组‘三资’管理漏洞。”今年初,德庆县人大代表,明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岑锐兵提出这一建议,获得镇人大高度重视。几个月来,“整村运营”初见成效。

  近年来,武垄镇人大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汇聚人大代表智慧和力量,以“代表+”的产业发展模式,支持部分人大代表先行探索经济发展新路子,推动全镇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岑锐兵积极响应号召,投身高质量发展大潮,以实际行动助力“百千万工程”。

  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明星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该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地理位置偏僻、资源条件较差、村小组的自我营收能力和招商引资能力较弱、“三资”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制约着明星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为继续推动明星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致富,在今年3月召开的武垄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岑锐兵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关于开展“整村运营”新模式助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的建议:通过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支持原有企业发展壮大,激活村级招商引资,提升村级集体经济,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实施“整村运营”,把不良资产和闲置空地由村委统一管理,对村小组账户上的资金使用进行有效监督。

  这项建议得到了镇人大高度重视,为进一步加强对镇村(组)级资产的管理利用,多次组织人大代表到明星村进行走访调研,最终把明星村确定为“整村营运”的试点先行村。今年5月,镇人大在明星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对该项工作开展议事活动,经过代表们的努力统筹和多方协商,决定对村内的闲置校舍、低产田地(园地)、水塘等资源进行盘活,将果场、鸭苗场、手袋厂、开心农庄、木材加工厂等属洞心、艳村村小组集体发包管理的原有企业转由村经联社代收代管,由村委会进行集中管理、发包和运营,并根据需要再统筹安排资金划拨到村小组,这样既实现了对村小组集体资产的提质增效,又避免了村小组收取现金的管理漏洞,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发展信心。

  在“整村运营”模式下,明星村集体经济发展初见成效。曾有意搬迁的源辉包装厂和鸭苗孵化场都选择继续留下来发展,源辉包装厂还向村委会提出增建厂房、增资扩产的意向;村委会通过盘活大户沙坪32亩园地引进德庆县益信农牧有限公司兴办桔杆回收与仓储;发动村民捐资10多万元对闲置艳村会堂维修,并计划建成室内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打造创收型和美乡村体育馆。“明星村去年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由2022年的几万元增加至10万多元,通过整村运营,今年可望突破20万元,还能带动群众致富。”岑锐兵说。

  明星村“整村运营”作为乡村产业升级的新“风向标”,是可复制可推广的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武垄镇人大表示,将进一步发挥好人大代表作用,扩大“整村运营”范围,做好农村“小田变大田”文章,为武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代表力量。

西江日报A04A04助推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2024-09-12 2 2024年09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