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实砥柱□ 董可欣

2024年09月18日 西江日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这为新时代好干部提出了“硬指标”,为干部成长指明了努力方向。当前,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面对难攻的“腊子口”和难啃的“硬骨头”,各级干部应内强素质、外塑本领,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争当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实砥柱。

  破除思想藩篱,做到政治过硬。推动改革必然面对复杂难题,应对复杂难题须有过硬政治能力。要坚决摒弃惯性思维、经验主义和从众跟风的依赖心态,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运用其中的世界观、方法论,在深化改革中落实落细政治要求,在推动实践中做到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要敢于同“质疑言论”和歪风邪气做斗争,牢牢站稳人民立场。当抉择遇到“利益纠葛”时,当改革遇到矛盾冲突时,要坚定不移地把党的原则、党的事业及人民利益摆在第一位置,做到在意志上、思想上绝对站得稳、靠得住,以“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政治定力锻造改革攻坚的“钢铁铠甲”。

  克服本领恐慌,做到能力过硬。改革重在担当,作为需要本领。推进改革落地见效,党员干部既需要过硬政治素质,又要过硬干事能力。要着重提升专业能力,对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的改革任务,结合主责主业,自觉补齐在政策法规、专业技术、行业前沿等领域知识的短板弱项,以自身能力的“确定性”应对改革发展中的“不确定性”。要提升解决问题能力,改革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要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身入心入改革一线,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不断总结改革经验和实践规律,在解决一个个难题的过程中实现个人成长与改革发展的“双向奔赴”。

  扎紧纪律篱笆,做到作风过硬。干部推动改革发展,底线是干净做事、不谋取私利。必须时刻紧绷纪法之弦,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安身立命的“压舱石”,戒浮戒躁、慎守初心,做到老实做人、踏实做事、简单纯粹,把全部的心思集中在抓改革、促发展上,坚决杜绝“借改革之名、行违法之事”。改革难在落实,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要拿出求真、认真、较真的精神,立起细致、精致、极致的标准,紧盯改革任务,一以贯之、一抓到底,坚决做到“不啃下来不罢休”“不攻下山头不收兵”,在不断攻坚克难中砥砺磨练,在各自的平凡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干出实绩,争当改革实干家,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作者单位:德庆县委组织部)

西江日报A08A06争当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实砥柱□ 董可欣 2024-09-18 2 2024年09月18日 星期三